“谢谢法官,为了俺们兄弟俩这点小事,你们一遍又一遍地来调解,让俺们兄弟俩不但化解了矛盾,还能重归于好,真的太谢谢了!”近日,张甲、张乙兄弟俩握着承办法官的手连声道谢。

案件详情

张甲、张乙是亲兄弟,二人都是80多岁的高龄。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纪,却因一块承包地的归属问题闹得对簿公堂。

多年前,兄弟俩关系融洽,原告张甲将自己在村里承包的栗子园自愿分了一部分给弟弟张乙,后因在承包地上捡栗子时产生矛盾,加之在司法部门调解时,被告又把地头上的几颗杨树砍伐卖掉,导致兄弟间的矛盾再次升级。


承办法官考虑到两位当事人年纪都大了,且是亲兄弟,为更好化解矛盾,承办法官提前部署,组织镇矛调中心的调解员一起到原被告的村居,在开庭前进行了三次调解,但发现双方矛盾较深,调解陷入僵局,遂决定先开庭审理。


为更好查清事实,质证结束后承办法官决定暂时休庭,到承包的栗子园进行现场勘验,更直观的确定被告砍掉树木的数量,再进行调解工作。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实测,确定了被砍树木的棵数,承办法官和调解员们顶着寒风,在栗子园现场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调解。

因双方对谁继续承包土地产生争执,被告激动之下离开了调解现场。 经过再次联系,确定下午去村委办公室再次调解。

调解现场,承办法官、调解员面对面的与两位老人及其子女沟通,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法理、情理多角度进行释法明理,还是未能劝服双方和解,承办法官决定先让两位老人回去冷静一下,平复平复心情。


经过多次调解,承办法官明白,两位老人都渴望恢复手足情,只是碍于面子,谁也不肯先低头,法官决定打好“亲情牌”,继续做他们的和好工作。

村委大院里,承办法官一方面从血脉亲情入手,告诉两位老人血浓于水,亲情无价,珍惜亲情,珍惜缘分,努力唤起两位老人对往日兄弟情谊的回忆。另一方面,积极做双方子女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从中调解,帮助两位老人打开心结。


最终,经过近二十天的数次调解,两位老人终于放下心中芥蒂,就承包地补偿款达成一致意见。

拿着调解书,兄弟俩眼含热泪,连声说:“真没想到,俺们兄弟俩在有生之年还能和好如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