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幻小说为蓝本的《编号17》(Mickey 17)是一部具有幽默辛辣外壳的反独裁剥削寓言,延续了导演奉俊昊对阶级生存问题的关注与批判。它以诙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与现实紧密关联的虚构故事——关于劳动系统贬值、独裁与太空殖民、技术伦理分裂,以及个体自我意义。


这部跨国高成本大制作影片由美国华纳出品,显示了进攻主流市场的野心——不吝讽刺、同时充满了当代娱乐精神和盛大场景。主角用重复性的死亡进行生存交易、成为独裁与资本壮大的耗材,这一对现实生存境况的极致式譬喻,象征着个体价值与尊严的衰朽,以及当今世界的失败。


罗伯特·帕丁森在里面呈现了具有难度的表演——他在影片中分饰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具有记忆的自我复制分身。这一设定使得影片区别于趋于陈旧的以“重复死亡和记忆身份”为线索的科幻电影,并以此牵引出大量矛盾情境和身体性喜剧。


这部奉俊昊的影片少有地出现了爱情主线,奉俊昊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媒体记者会坦言:“我从未拍摄过爱情故事,但我想尝试所有类型的电影,这是我的人生目标,尽管我有点害怕音乐剧。”关于独裁者的讽刺性呈现让人很难不联想到特朗普、马斯克以及战争等全球政治图景(影片早在2023年初就完成摄制,这更产生了某种预言意味),对这类角色的戏讽嘲弄与暧昧态度,亦为影片带来了更多观赏性。


奉俊昊表示:“尽管这看似是一个发生在未来的充满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但它或许就发生在我们的当下或过去。”


作者:导筒柏林记者 ya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