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段子,讲的是一位年轻人满心抱怨,诉说自己工作三年,月薪却始终停留在 6000 元。
他的朋友询问他掌握何种技能,他却无奈表示一无所长。
朋友接着追问:“那这三年你都在忙些什么呢?”
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不是一直在工作嘛!”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另一个经典段子:“你工作十年了?”
“不,是把一年的工作重复做了十年。”
01
托・富勒曾说:“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而在这其中,真本事就是开启机遇大门的钥匙。
那究竟什么是真本事?
简而言之,它是一种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让你获取收入的能力。
像是维修家电、驾驶运输、室内装修、美发造型、烹饪美食等,这些看似普通的技能,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我有一位邻居,曾经是工厂的流水线工人,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他面临失业危机。
但他早有先见之明,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家电维修技术。
工厂倒闭后,他凭借这门手艺,在社区里开了一家维修店,生意十分红火。
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居民家中的电器总会出现故障,他的技能始终有市场需求。
同样,我的朋友小李,是一名专业理发师,即使在疫情期间,理发店纷纷停业,他凭借精湛的手艺,为老顾客提供上门理发服务,收入依旧稳定。
反观一些人,总觉得拥有大学文凭就万事大吉,自视甚高。
我的同学小王,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企业,每天的工作就是制作 PPT 和处理 Excel 表格。
工作没几年,他就发现工资增长缓慢,而楼下早餐店的老板,虽然学历不高,却凭借一手好厨艺,每天顾客盈门,收入远超他。
这是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像 PPT、Excel 这类基础技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容易被替代。
但厨师对火候的精准把握,木工对木材纹理的巧妙运用,理发师对发型美感的独特理解,这些都是 AI 和机器难以企及的。
真本事是人生的底气,是在风云变幻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它不会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失去价值,而是像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香醇。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去学习和掌握一门真正属于自己的技能,为未来的人生筑牢根基 。
02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而学习真本事,恰恰是拥抱这种英雄主义的关键一步。
然而,现实中不少人却对掌握真本事望而却步,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首要原因在于错误的身价观念。
许多人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某些技能有失身份。
就拿我认识的一位大学生小赵来说,毕业后他一心想进入大公司从事所谓 “体面” 的工作,对于蓝领技能嗤之以鼻。
当有朋友建议他学习汽车维修技术时,他不屑一顾,觉得那是低学历者的选择。
可几年过去了,他在办公室里做着重复琐碎的工作,薪资微薄,晋升无望。
反观那些当初投身汽修行业的同龄人,有的已经成为技术骨干,收入颇丰。
再看美容美发行业的领军人物,像沙宣品牌的创始人维达・沙宣,他也是从最基层的学徒做起,凭借对美发技艺的执着追求,最终缔造了美发帝国。
真本事无关出身与学历,它是用价值说话的。
另一个普遍原因是畏惧艰苦。
学习一门手艺,确实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
我的表弟小吴,原本有机会学习烹饪,成为一名厨师。
但他一听要经历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每天在厨房站好几个小时,切菜切到手酸,便放弃了这个机会。
每一项高价值的技能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汗水与坚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不能被错误的观念和一时的困难阻挡了学习真本事的脚步。
只有摒弃偏见,勇于付出,才能掌握真正的立身之本,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03
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选对技能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首先,基础性技能是不可或缺的基石。
这类技能历经岁月洗礼,始终散发着光芒。
以编程开发为例,我的一位朋友小李,大学期间自学编程,毕业后凭借扎实的编程能力,不仅能通过网络接单赚取外快,还在积累一定经验后成功创业,开发出多款热门应用,实现了财务自由。
沟通能力同样重要,古往今来,善于沟通者往往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
刘邦,虽军事和理政才能并非顶尖,但他精通人情世故,善于与各方势力周旋,最终在 48 岁时崛起,登上皇位。
在互联网时代,写作能力更是大放异彩。
有许多互联网博主,凭借出色的写作功底,通过撰写优质文章和制作短视频,吸引了大量粉丝,进而实现了商业变现,开启个人创业之路。
其次,垄断性技能赋予我们独特的竞争优势。
专业咨询领域的专家,能够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为企业解决复杂的特定领域问题,获得高额报酬。
例如麦肯锡的资深顾问,凭借对商业战略的精准把握,帮助众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技术培训师通过传授专业技能,桃李满天下,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内容出版者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书籍、课程等作品,实现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价值变现。
这些垄断性技能与基础性技能相结合,就如同为成功插上了翅膀。
再者,可延展技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无限可能。
以 自媒体创作来说,从最初的文字写作,逐渐拓展到音频、视频领域,实现全方位内容输出的创作者大有人在。
知名自媒体人张大仙,从单纯的游戏解说文字分享起步,不断学习视频制作、直播技巧等,如今已成为全网知名的游戏主播,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可观的收入。
独立开发者不断拓展技术边界,从开发简单的 App 到小程序,再涉足 AI 应用领域,持续提升自身价值。
在线教育从业者从一对一辅导,到录制线上课程,服务更多学生,实现收入的倍数增长。
这些技能不受地域限制,可多人同时服务,还能持续产生收益,堪称 “躺赚” 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技能的组合运用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既懂编程又擅长设计的人,能够独立开发出兼具功能性与美观性的产品;擅长写作与咨询的人,可以出版专业书籍并开设培训课程;精通技术且善于教学的人,能够在细分领域成为权威专家。
真本事恰似银行存款,学习技能的过程就是不断存钱。
无论外界经济环境如何变化,它都稳如泰山,随时可转化为实际收益。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掌握这些技能,我们便能在人生道路上自由驰骋,实现自我价值。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