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纪委监委转发了人民日报文章《一次跟进监督砍掉医院不合理收费》。文章中提到在去年初宣布被调查的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原党委书记熊建清的违纪违法细节,如熊建清在担任该医院“一把手”期间,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曾向群众收取“直饮水”和“一次性无纺布过滤袋”两项费用,而两项违规收费累计159万余元。
根据相关规定,医疗服务价格属于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范畴,这意味着医疗机构的收费项目、标准等需要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核与批准。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无权向群众收取“直饮水”和“一次性无纺布过滤袋”两项费用。然而其竟然自立违规收费项目,擅自收费。
如今,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其直饮水都是免费向患者及其家属供应的,原因是这属于医院最基础的公共服务。由于一次性无纺布过滤袋的成本微乎其微,医院也不会单独收费。但在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本该向群众免费提供的两项基础公共服务,却向群众累计收取159万余元,这既增加患者就医成本也损害公立医院形象。那么该医院违规收费胆从何来?
因为“揭不开锅”违规收费,还是利欲熏心所致?虽然我们不清楚该医院财务状况,但即便面临财务压力,也不应该违规收费从群众身上“吸血”。应该说,该医院违规收费的根源在于当时的“一把手”,当熊建清这个“一把手”缺乏党纪国法意识,不仅会贪腐,还会干出其他违法乱纪的事情,例如向群众乱收费就是熊建清违纪违法的缩影和铁证,至少经过他同意。
也就是说,当医院“一把手”毫无法纪意识,不仅“一把手”本人行为不检,而且其领导下的医院也会不守规矩,想办法违规“搞钱”就是典型问题,除此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乱象。就“搞钱”而言,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应当取之有道,但反观该医院,将贪婪的手伸向了群众,以为群众愚昧不了解医疗收费规定,也以为监管者不会发现,但其“算盘”显然打错了。
据悉,2022年6月,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对该医院违规收取的159万余元予以没收,并处以47万余元罚款。虽然我们不知道这缘于群众举报,还是缘于例行检查发现,但受到依法处置令人欣慰。只是在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乱收费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令人遗憾。违规收费能否投退还给相关群众也未见提及,若不退还等于群众为违规收费买单。
之前有关医院违规收费的报道就不少。这说明院方缺乏法律意识,也说明监管还不到位。在熊某某向办案人员交代了两项“不为人知”的违规收费后,当地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内跟进监督,推动以案促改,最终查纠过度诊疗、违规收费、收受回扣等问题340多个。这说明医疗系统的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旦深入调查,就会发现更多问题,为精准治理提供“靶子”。
不可否认,医疗系统收费项目多,有的违规收费专业性强,群众因为看不懂而被“割韭菜”,这就需要纪委监委、审计、卫健部门加强专业监督;有的违规收费(如收取“直饮水”费),一般群众都能看懂,因为和其他医院对比或者依据相关规定不能甄别,所以,群众发现医院乱收费要积极举报。同时,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技术层面的监管手段值得借鉴和利用。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