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晚,华遗玉文化研究院里暖意融融、氛围热烈 ,一场聚焦中国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度交流座谈在这里拉开帷幕。应邀前来的惠州市红棉慈善会会长、“广东好人”李鸿国,与资深玉文化专家、惠州市华遗玉文化研究院院长秦玉有围坐一处,就中国玉文化的深厚底蕴、发展脉络及未来方向展开深入探讨,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
在座谈中,两人围绕玉文化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脉络、传承路径以及当代玉文化的内涵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从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玉器便已初见端倪,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玉之美,在于精致而不奢华,端庄而不张扬,它所代表的谦逊、坚韧、高洁等品质,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
秦玉有,深圳人现居住惠州市惠城区,深业发展通航有限公司董事长、惠州市华遗玉文化研究院院长。他与玉结缘已39年。他曾拜师玉器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先生,之后更是遍访中国四大名玉产区和世界名玉古国,在玉文化研究领域造诣颇深。秦院长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他也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尤其是要让年轻一代,特别是中小学生,深入了解玉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开始,历史古玉便已初露端倪。历经数千年时光流转,这些玉器不仅完好传承,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记忆中不可或缺的珍宝。
在这里,有珍藏着历经两千多年岁月洗礼的玉石,它们温润而庄重,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悠悠往事。此处,有四大天王的玉塑像威严伫立,寄托着风调雨顺的美好祈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生动例证,展现着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艺术创造力与深厚底蕴 。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玉文化艺术览馆正在积极探索将玉文化融入中小学生教学模式的方法,通过展示玉文化实物载体,让学生们获得零距离的视觉体验,充分发挥实研学功效,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交谈过后,秦院长带领李鸿国会长参观了研究院,详细介绍了研究院的工作理念与成果。双方还就如何将公益慈善与玉文化传承相结合展开了深入探讨,希望通过公益的力量,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让玉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左图:惠州市红棉慈善会会长、“广东好人”李鸿国,与资深玉文化专家、右图:惠州市华遗玉文化研究院秦玉有院长。
此次交流座谈,不仅是玉文化领域的一次思想碰撞,更是慈善与文化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玉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记录者:李小艺)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