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知名收藏家马未都曾在节目中说过:“香港宁愿要20万菲佣,也不接受内地保姆。”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内地保姆与菲佣在职业素养方面差距很大。
此话一出,瞬间引起热议,对大多数内地居民而言,“菲佣”这一职业群体听起来有些遥远。
然而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香港居民在挑选家政服务人员时,都更倾向于选择更专业的菲佣。
小偷小摸的行为
马未都曾在节目中讲过,自己雇佣保姆的不愉快经历。
由于经常出差,无暇照顾家庭,他就想着雇一位保姆来打理家务。
马未都此前没有雇过保姆,对这个行业群体不太了解,也没有什么负面印象。
所以当中介公司询问时,他也没提什么额外要求,只说要会做饭,勤快能干就行了。
这个条件不高,就是家政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因此中介公司很快就给他找来了合适的人选。
对方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村女性,人看起来淳朴,性格也好,一开始,这位保姆表现得非常勤快,踏实能干。
烹饪、洗衣、打扫,不仅把家务打理井井有条,还经常主动包揽一些额外的工作。
马未都和家人,都对她的工作非常满意,找保姆、换保姆也是件麻烦事。
为了让这位保姆能长期留在自己家,他们又是加薪又是奖金,给了这位保姆很好的待遇。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时间一长,这位看起来淳朴老实的保姆就露出了马脚。
一开始,马未都和家人发现,家里总有些东西会突然不见。
像是厨房里的剩菜剩饭,葱姜蒜调料,还有一些旧的衣物书包之类的,也经常不翼而飞。
家里做饭、打扫都是保姆在做,有时候什么东西放在哪里,用了多少,作为主人也不清楚。
再加上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所以起初他们也没太在意。
直到有一天,马未都看到保姆将冰箱里剩下的半瓶酒,装进了自己的书包里,这让他有些意外,也非常生气。
这半瓶酒对他来说确实不算什么,可保姆的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偷窃。
马未都忍着火气,心平气和地跟那位保姆谈了一次。
他自认为给保姆开的薪水不低,如果对方真是遇到什么困难他也愿意帮助,希望她能停止这种偷窃行为。
职业态度的差距
本以为这样坦诚地谈过一次,那保姆能有所收敛,却不料她依然如此,甚至变本加厉。
最可气的是面对质问,她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可没偷东西,那剩饭剩菜倒了也是浪费,不如我带回家。”
她拿走的这些东西价值确实不高,但这种缺乏边界感的态度和不告而拿的行为,令马未都无法接受,最终不得不将其辞退。
这虽然是马未都个人的经历,却一定不是个例,很多雇佣过保姆的家庭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一些家政人员手脚不干净,可是又不会去偷什么贵重物品,似乎也很难将他们的行为定义为偷窃。
像是马未都遇到的那位保姆,专拿些吃不了的剩菜剩饭葱姜蒜。
假设她不是不告而拿,而是事先询问了呢?想来大部分雇主也不会拒绝。
可时间久了,这位缺乏边界感的保姆,恐怕还是会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把雇主家当作自己家了。
如马未都所言,像是香港那边的家庭,如果要雇佣家庭佣工的话,绝大多数都会选择菲佣。
或是其他外籍佣工,很少会选择内地的家政人员,要论能力,论手脚勤快干活麻利,内地的保姆不比菲佣差!
可是要说起职业素养和态度,那差距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职业化”的菲佣
菲佣的全称是“菲律宾女佣”,指那些从菲律宾赴海外务工的家政服务人员。
在家政行业中,“菲佣”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知名品牌”。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香港有近35万名外籍家庭佣工,来自菲律宾的外佣人数最多,逾20万人,占整体外佣56%。
可以说,菲佣已经成为了香港大部分中产家庭的标配。
菲佣在香港的盛行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套成熟的职业体系与制度保障。
菲律宾的家政教育,有很好的社会基础,以及完备的教育体系。
比如说中小学阶段,有家政教育通识课程,职业教育中重点建设家政专业。
甚至在菲律宾,几所世界知名大学的王牌专业都有家政学。
正因如此,菲律宾人并不会把家政当作不体面、低人一等的工作,反而认为这份职业是非常有前途的。
他们会视家政服务为终身职业,所以在职业素养和态度上,他们本身就会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而菲律宾政府,也将家政服务视为“国家名片”,要求菲佣出国前,接受至少200小时的系统培训。
涵盖烹饪、清洁、护理、育儿等技能,甚至包括英语沟通与礼仪规范。
许多菲佣拥有较高的学历,部分人还能辅导孩子英语学习。
而反观内地保姆,多数来自农村,学历偏低,且缺乏统一培训标准,服务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更重要的是,菲佣恪守“拿钱办事”的原则,对“雇佣关系”有很清晰的认知和边界感。
所以他们不会介入雇主的私生活,除了工作时间,会刻意减少自己在雇主家的存在感!
而许多内地保姆,在雇主家工作久了之后,常以“家人”自居,甚至干涉家庭事务。
这种边界感的缺失,是引发矛盾的关键原因。
与此同时,香港对菲佣也实行严格的中介管理制度:雇主需要通过资质审核。
比如说月收入以及是否能提供独立住宿等;而相对的,菲佣也需要持工作签证,并接受定期的考核。
政府规定最低工资大约5000港币一月,而合约期一般是两年,如果出现纠纷,那么无论雇主还是佣工,都有法可依。
而反观内地家政行业,很多都是依赖熟人之间互相介绍,或是一些小中介。
对家政人员,缺乏背景调查与法律约束,因此安全隐患频发。
所以,马未都的观点听起来虽然有些尖锐,却也揭示了菲佣与内地保姆的差距。
而这差距,本质是职业化与粗放式发展的差距。
只有追求专业化的服务,摒弃“人情逻辑”,拥抱“职业精神”,才能让内地家政人员,成为值得信赖的职业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