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准噶尔大汗策旺阿拉布坦派遣堂兄大策凌敦多布率军六千,千里奔袭拉萨,杀掉拉藏汗,灭亡和硕特汗国,洗劫宗教圣地拉萨,还抢掠布达拉宫,并囚禁了达赖。
此后,大策凌敦多布出兵西藏各地,最终将西藏大部纳入准噶尔汗国版图。
这件事不但在全蒙古和藏区造成了震动,就连清朝统治者也感到十分震惊,准噶尔人可以说是触犯了天条,成为了全国人民讨伐的对象。
此后三年,准噶尔对西藏实施了直接统治,期间还击败了清军的进攻,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仅仅三年之后,准噶尔人就被赶出了西藏。
之所以如此,跟清军的大规模进攻有关,但准噶尔在西藏实施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全藏人民的一致反对,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那么,准噶尔说是如何夺取西藏的,在西藏实施了怎样的统治,又为何会被赶出西藏呢?
一、西藏局势陷入混乱
明朝时期,蒙古瓦剌部逐渐崛起,曾一度成为北元统治者,并多次击败明朝,俘虏了明英宗。
不过,明朝中后期,瓦剌开始走向衰落,并逐渐分,最终成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也叫做卫拉特四部,以及依附于杜尔伯特的辉特部。
清朝时期,随着土尔扈特西迁,辉特部占领其领土,成为卫拉特四部之一。
在很长时间里,和硕特部是卫拉特四部总汗,其首领是成吉思汗弟弟萨哈尔的后裔。
后金时期,固始汗创建和硕特汗国,他出兵占领青海、西康和西藏,但由于西藏情况特殊,他对西藏只进行军事统治,行政管理权则交给达赖。
因此,西藏属于二元政权,是汗王系统和达赖系统共存的体制。
随着清朝的逐渐强大,固始汗代表卫拉特四部臣服清朝,但这种关系更接近于宗藩关系,清朝对卫拉特蒙古并不进行直接统治。
康熙四十年(1701年),达赖汗去世,拉藏汗杀兄自立,成为和硕特汗国第四任大汗,他是个野心极大之人,一直想从五世达赖手中收回西藏的管理权,却遭到了第巴(类似于大管家,代替达赖管理西藏之人)桑结嘉措的反对,两人因此矛盾很深。
桑结嘉措虽是僧侣,却是个权力欲极大之人,早在拉藏汗继位之前,他就干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那是在1682年的时候,五世达赖去世了,按照其遗愿,桑结嘉措与达赖弟子、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合谋,实施了瞒天过海之计,对达赖之死秘不发丧,并将仓央嘉措秘密立为转世灵童,他则继续掌控西藏事务。
在长达十几年时间里,竟然没有人知道五世达赖已经去世,一直到噶尔丹兵败之后,康熙帝才从抓捕的准噶尔俘虏处得知真相。
不过,考虑到西藏的稳定,康熙帝默许了桑结嘉措的做法,同时承认了仓央嘉措作为六世达赖的身份。
对于这件事,拉藏汗很不高兴,于是加紧夺取西藏的治理权,与桑结嘉措爆发了军事冲突,双方进行持久的战争。
1705年,拉藏汗最终战胜桑结嘉措,取得了西藏控制权,为了进一步掌控西藏,他想要废掉仓央嘉措,于是上书说仓央嘉措风流成性、不守清规戒律,且其作为转世灵童的身份不合法,请求康熙帝将其废除。
鉴于拉藏汗一直忠心清朝,康熙帝便满足了他的要求,将仓央嘉废掉,并将其措逮捕入京,后来仓央嘉措在半路上突然去世。
之后,拉藏汗又将一个叫做阿旺伊西嘉措的人立为转世灵童,并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仪式,得到了康熙帝的正式册封,也称作六世达赖。
实际上,仓央嘉措是完全合法的,得到了全藏和蒙古人民的拥戴,因此他们非常反对拉藏汗,也不承认阿旺伊西嘉措的地位。
黄教教廷为了反对拉藏汗,便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臧丹津、察罕丹津脱离拉藏汗,二人又根据仓央嘉措生前所写的“天空洁白的仙鹤,请他借给我双翅,不会远走高飞,到理塘转转就回”这句诗作为预言,在理塘地区将格桑嘉措立为转世灵童。
到这个时候,和硕特汗国就陷入到分裂当中,康熙帝其实是很高兴的,因为他看到了将和硕特部由外藩变为内藩的机会。
于是,康熙帝派兵进驻青海,对青海和硕特诸王进行威慑,同时将格桑嘉措接到青海湟中塔尔寺居住,因为他知道格桑嘉措才是藏区人民和黄教认可的转世灵童,这是他留的一个后手。
再说桑结嘉措,他被杀之后,他的许多部下都逃到准噶尔,投靠了策妄阿拉布坦,他们请求策妄阿拉布坦为桑结嘉措复仇。
策妄阿拉布坦本就对拉藏汗的做法本就不满,又看到和硕特汗国内部混乱,青海和硕特诸部宗王与拉藏汗也已经决裂,于是产生了夺取西藏的想法。
在策妄阿拉布坦看来,夺取西藏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掌控拉萨的黄教教廷,从而获得号召西藏和蒙古诸部的旗帜,因为除了卫拉特四部之外,喀尔喀蒙古和漠南蒙古也都是信仰黄教的,这对于他与清朝对抗是大有裨益的。
跟叔叔噶尔丹一样,策妄阿拉布坦的野心同样很大,在喀尔喀蒙古已经归附清朝的情况下,将西藏乃至青海、康区作为吞并目标,是相对而言比较现实的。
于是,一个阴谋诡计逐渐浮现在策王阿拉布坦脑海中,拉藏汗对此并不自知。
二、准噶尔千里奔袭拉萨
夺取西藏,是策妄阿拉布坦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过出兵西藏并非小事,他需要谋划一番。
很快,策妄阿拉布坦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打算牺牲女儿的幸福,来换取出兵西藏的理由。
事情是这样的,历史上准噶尔部与和硕特部一直联姻频繁,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策妄阿拉布坦有个女儿叫做博洛托克,与拉藏汗的大儿子噶登丹衷情投意合,两人虽未成婚,却早就暗定终身。
拉藏汗一共有三个儿子,除了噶登丹衷之外,还有次子索尔扎和三子色布腾,在很早的时候,噶登丹衷就被确定为汗位继承人。
因此,噶登丹衷的地位很显赫,他的婚事是大事,基于和硕特部与准噶尔部关系还不错,拉藏汗是很支持噶登丹衷娶博洛托克为妻的。
策妄阿拉布坦对这一点十分清楚,便决定借此大做文章,他给拉藏汗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只有博洛托克这一个女儿,要求噶登丹衷到伊犁成婚,婚后他再派人护送二人回西藏。
拉藏汗是一个从复杂政治斗争中走过来的人,总觉得策妄阿拉布坦或许不怀好意,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出于安全考虑,他拒绝儿子前往伊犁,要求博洛托克到拉萨成婚。
对于拉藏汗的决定,噶登丹衷感到很生气,他担心父亲的做法会让策妄阿拉布坦生气,就拒绝将女儿嫁给他,于是以死相逼,说一定要到伊犁与心爱的女人结婚,拉藏汗拗不过,也为儿子的专情所感动,就同意他去伊犁结婚。
不过,当时准噶尔与清朝为敌,而拉藏汗又选择臣服清朝,为了不让康熙帝起疑心,他便将次子索尔扎送到青海,与青海一位王公的女儿成婚。
拉藏汗和噶登丹衷不知道的是,一场针对他们的阴谋即将上演。
噶登丹衷来到伊犁之后,一切都很正常,策妄阿拉布坦还为他和博洛托克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他感到非常满意。
趁着噶登丹衷沉浸在新婚的喜悦当中,策妄阿拉布坦提出,为了保护噶登丹衷和女儿一路上的安全,他将派遣堂兄大策凌敦多布率领六千人护送二人回去,噶登丹衷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实际上,护送噶登丹衷回西藏只是幌子,是为了麻痹拉藏汗,策妄阿拉布坦的真正目的是借此进攻西藏。
为了进攻西藏,策妄阿拉布坦可谓煞费苦心,他派出的大策凌敦多布,是准噶尔汗国战神级别的人物,曾在对沙俄和哈萨克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而在多年之后的和通淖尔之战当中,他甚至一战灭掉了清朝数万大军。
策妄阿拉布坦挑选的六千名将士,也不是普通士兵、侍卫和随从,而是准噶尔骑兵精锐,个个能征惯战。
1716年10月,大策凌敦多布带着六千满副武装的将士及噶登丹衷夫妇出发了,这是一场非凡的旅程,大军昼夜前行,以顽强的意志穿越人迹罕至的塔里木沙漠,又翻过昆仑山脉,最终进入到西藏阿里地区。
与此同时,策妄阿拉布坦还派出了一支300人组成的秘密队伍,他们的目的是前往青海湟中,将转世灵童格桑嘉措夺过来,以便日后控制黄教教廷,并在拉萨扶持傀儡政权。
大策凌敦多布进入阿里后,和硕特汗国军队驻守阿里的最高将领、拉藏汗的女婿康济鼐就觉得不对劲,他认为这支准噶尔大军非同寻常,肯定来者不善,于是赶紧派人到拉萨报告。
不过,拉藏汗当时人不在拉萨,而是当雄草原与回去看望他的次子和儿媳享受天伦之乐。
而留守拉萨的官员则认为准噶尔人不可能怀有敌意,因为拉藏汗的姐姐嫁给了策妄阿拉布坦,策妄阿拉布坦又将女儿嫁到和硕特,这是亲上加亲的好事,怎么会有问题。
于是,拉萨的官员就写信告诉康济鼐,不要因为无端猜测而坏了好事,赶紧放准噶尔军队进来。
康济鼐见信后,依然疑虑重重,就是不放心,狡猾的大策凌敦多布便假装撤退,然后绕道火速通过阿里无人区,向西藏腹地进发。
1717年6月,准噶尔大军抵达纳木错湖,由于此前一直急行军,所以将士们比较疲惫,大策凌敦多布便下令停止前进,原地休息,然后发给士兵酒肉,让大家补充体力。
趁着这个间隙,大策凌敦多布派人到拉萨散布消息,说准噶尔人此次前来,还将护送六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格桑嘉措到拉萨举行坐床仪式。
这个消息相当炸裂,拉萨的黄教教廷和王公贵族、平民都感到十分振奋,他们一直反对拉藏汗所立的达赖,现在真正的达赖要来了,他们翘首以盼,对准噶尔人感激涕零。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当雄草原,拉藏汗这才知道准噶尔人果然有阴谋,由于事出仓猝,他很难从外地调遣军队,仓促之下只召集到了驻扎在附近的少量军队。
很快,双方就在藏北的达木草原展开激战,结果毫无疑问是拉藏汗战败,多员大将战死,心腹秘书颇罗鼐还受了重伤。
这个时候,颇罗鼐向拉藏汗提出了一个建议,赶紧让次子索尔扎回拉萨主持防御,拉藏汗本人则留下来招募士兵,决不能让敌人接近拉萨。
然而,拉藏汗没有听从建议,而是带着残部回到拉萨,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拉萨的兵力并不多,很难长久守住,留下来才有机会。
大策凌敦多布也不含糊,带着大军就朝拉萨而去,一路上他都打着拥护格桑嘉措的旗帜,因而得到沿途藏民的支持,一路势如破竹,打得和硕特军队节节败退。
很快,准噶尔大军就将拉萨围得水泄不通了,拉萨汗一面组织防御,一面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向清朝求援。
但遗憾的是,拉藏汗的信直到第二年2月,才被送到康熙帝手中,那时候准噶尔早就占领了西藏。
准噶尔大军的到来,让拉萨各界都感到兴奋,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大寺的僧人听说格桑嘉措就要来了,纷纷出城准噶尔大军送粮食和武器,许多年轻人甚至加入准噶尔大军。
然而,准噶尔人却欺骗了西藏人民,因为他们根本没带来格桑嘉措!
事情是这样的,300准噶尔兵抵达青海之后,发现清军防守十分严密,于是只能无功而返。
当初,大策凌敦多布驻扎在纳木错湖,就是为了等待格桑嘉措,得知失利的消息后,他决定铤而走险,先将假消息散播出去,从而争取藏民支持,等到夺取拉萨之后再想对策。
很快,大策凌敦多布就下令对拉萨进行进攻,虽然拉萨的城防很坚固,但人心不在拉藏汗,拉藏汗的许多手下都离他而去。
不久,一些不满拉藏汗的官员就打开了城门,准噶尔大军进入城内,拉藏汗率军展开巷战,战至一人后被俘,不久就遭杀害。
准噶尔占领拉萨后,将拉藏汗所立的达赖囚禁在拉萨药王山,又将噶登丹衷等拉萨汗的家属杀掉,博洛托克则被送回准噶尔,嫁给了辉特部首领,后来他生下一个儿子阿睦尔撒纳,给准噶尔带来灭顶之灾的就是这个人。
之后,大策凌敦多布又派军进攻西藏各地,在藏民的配合下,和硕特汗国各地守军被击败,很快西藏大部都被准噶尔占领,只有少部分地区还掌握在从拉萨逃走的颇罗鼐和康济鼐等人手中。
三、准噶尔退出西藏
前文提到,无论是黄教教廷、西藏王公贵族还是普通藏民,之所以支持准噶尔,就是因为准噶尔打着拥护格桑嘉措。
但是,等到准噶尔占领西藏,都没有为格桑嘉措举行坐床仪式,大家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于是感到愤怒,但又无可奈何。
事实上,即便没有格桑嘉措,准噶尔如果能好好经营西藏,彻底将西藏变成准噶尔土地,也是很有可能的,但准噶尔人倒行逆施,干了几件大错事,结果得知了所有人。
准噶尔人占领拉萨后,为了巩固对西藏的统治,扶持了一个以摄政王达孜巴·拉杰热丹为首的傀儡政府,这个政权毫无疑问是没有实权的,只是准噶尔人的提线木偶。
以这个傀儡政权作为依托,准噶尔开始对非格鲁派进行迫害,许多寺庙遭到破坏,大量僧人遭到杀害,宁玛派甚至遭到了灭顶之灾。
在这场浩劫当中,卷入其中的藏民不计其数,准噶尔展示出了无比凶残的一面,给全藏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在治理西藏这件事上,准噶尔则采取了高压政策,就像对待哈萨克那样,准噶尔军队在西藏烧杀抢掠、巧取豪夺、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他们还在西藏收复沉重的赋税,而这些搜刮来的钱财,则源源不断地运回准噶尔本土。
为了掠夺财富,准噶尔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他们除了欺压平民之外,还洗劫官员家庭,屠戮拉藏汗的属民,甚至对满是金银财宝和珍稀文物的布达拉宫进行的洗劫,给西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造成了千年不遇的灾难。
准噶尔之所以会如此,归根到底有三个原因:
第一,准噶尔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从新占领的土地掠夺土地、财富和人口,从而弥补自身不足,维持庞大帝国的运转,支持准噶尔与清朝的持续战争;
第二,准噶尔人以武力著称,却不善治理国家,他们自以为可以用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西藏,不懂得争取人心,在新占领的土地实施仁政,从而进行长久统治;
第三,准噶尔人没有长远的谋略,以策妄阿拉布坦为首的准噶尔高层,只看到了眼前利益,却不知道从长远来看问题。
基于以上三个因素,准噶尔人在治理西藏的时候,过于简单粗暴了,他们的贪婪、残暴和谎言,严重伤害了西藏人民,也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1718年,康熙帝得知准噶尔占领西藏之后,为了保护青海、收复西藏,他派遣了一支千余人的军队进入西藏作为试探,结果遭遇失败。
康熙帝意识到击败准噶尔并非易事,于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将格桑加措册封为七世达赖,然后派人将清军准备护送格桑加措回藏的消息散播出去。
紧接着,康熙帝任命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率军十余万向西藏发起进攻。
准噶尔制造谎言欺骗西藏人民,又在西藏实施残暴统治,西藏人民恨之入骨。
当格桑加措就要入藏的消息传来,拉萨的许多官员都暗中表示会提供协助,西藏人民甚至准备好的食物和水,就等清军入藏。
而分散在西藏各地的和硕特汗国部将,比如颇罗鼐和康济鼐等人,也纷纷起兵响应,康济鼐甚至直接切断了准噶尔与西藏在阿里地区的通道,导致准噶尔人出不去,援军也进不来。
到这个时候,准噶尔在西藏的统治进入到内忧外患当中,最终于1720年被击败,进入西藏的六千准噶尔士兵,只有极少人跟着大策凌敦多布回到国内。
清朝收复西藏后,马上着手去“去和硕特化”,同时采取以藏治藏的策略,在西藏制定了“政教合一”性质的噶厦制度,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才废除。
至于准噶尔汗国,虽然失去了西藏,蒙受了一些损失,但并未动其根本,它依然控制着西域和中亚等广阔地区,号称兵力三十万,对清朝的威胁也一点都没有减弱。
总的来说,准噶尔千里奔袭拉萨,堪称经典战役,证明准噶尔人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在统治西藏这件事上,准噶尔人是无比失败的,可以说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此后清朝再也没有给准噶尔汗得到西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