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1月5日,湖南长沙一19岁大学生突发疾病脑死亡,家人含泪捐赠他的器官,让4人重获新生。哥哥说:他本来已经买了9号回家的车票,妈妈连他最后一眼都没来得及看……
2025年还没过去两个月,最近在互联网看到此类信息真的太多了,还有很多没曝光,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呢?有些人习惯把这些事归为“网络发达”。但是,事实上,真如此吗?还是我们不敢去细思,不敢深思,甚至不敢面对,不敢假想有那么一天,死,也是一件很突然的事……
1、南开大学石召君博士因肺癌于2月8日凌晨3时去世,年仅32岁
2月12日,教育圈传来一则噩耗,有网友悲痛发文,告知南开大学石召君博士因病于2月8日凌晨3时去世,年仅32岁。
据这位网友发文得知,石召君的命运非常悲惨,她的父母在2005年因铁厂炉底烧穿事故双双离世,那一年她只有12岁,此后是吃着低保的爷爷奶奶将她养大,可想这一路走来她吃了多少苦,日子过得有多难。这本该是寒门逆袭的励志故事,如今成了令人心碎的结局。
有人在评论区表示,穷人家的孩子太苦了,一旦有机会,都是用命去拼,最终,连命都没有。在艰苦的条件下,石召君读了数学与统计学方面的博士,2022年毕业,进入中国计量大学。2年半后,因为肺癌去世。
2、年仅37岁,西南大学一副教授闫罗彬离世!亲属:他一直为别人活着
在2024年底,还有西南大学的闫罗彬副教授,37岁,得白血病去世。闫罗彬副教授是农村的孩子,家境贫寒。他说,除了大一从家里拿了8000块钱,后来就没再向家里要过钱。从中学到大学,他都没穿过新衣服。平常在食堂只吃1.2元的豆腐炒青菜,加两个馒头。
在这种条件下,他学习科研刻苦,坚韧不拔,做出了很多成绩。但后来他和他弟弟先后患病,他得了白血病,他弟弟得了癌。
3、30岁同济大学优秀博士生杜梅罹患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1月4日,同济大学创新创业IP课题组发布讣告,同济大学优秀博士生杜梅,女,1995年出生,2025年1月3日21时58分因病不幸逝世。
从杜梅的3000多字的自述中,看出这位90后姑娘也是出身贫困,但是依然很自强,也是拼命为自己改命的励志姑娘,可惜,天妒英才。
4、南师大41岁副教授宋文文病逝,学界痛失英才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紫金非遗管理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文文同志,于2025年1月31日晚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41岁。
消息传出后,网友们纷纷表达惋惜。有网友说:“41岁正是人生和事业的黄金时期,太可惜了,愿宋老师一路走好。”也感慨:“宋老师学术成就斐然,却英年早逝,真的是教育界和艺术界的重大损失。”
5、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全宇晖因病逝世,享年39岁
讣告显示,全宇晖老师生于1985年9月8日,中共党员,籍贯广东廉江,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6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出站后,担任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很多人表示,高校的压力是真的很大。既要带学生还要搞科研项目,还要写论文。
6、年仅46岁!上海知名律师侯杰猝然离世
2025年2月6日,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侯杰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6岁。这一消息在春节假期后引发震动,公众在惋惜之余不禁追问:为何一位正值盛年、事业有成的精英律师会突然倒下?
律师行业本就以高强度著称,而侯杰的工作强度远超常人。作为律所合伙人,他需处理复杂的商业纠纷;作为仲裁员和硕士导师,他承担着学术与实务的双重责任;作为影视版权专家,他还为多部影视剧提供法律支持。一位同事曾感叹:“他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凌晨两点的办公室灯常亮。”
7、46岁知名医学专家意外死亡,事发2小时后同事发声,最后照片流出
46岁,还非常年轻,尤其对于一名医生来说,这个年纪正是个人精力和临床经验均处在最佳时期的阶段,如今却突然去世,让人无限唏嘘。一名工作人人员和记者证实,张永利确实是于10月20日凌晨突然去世的。但是大家都沉浸在痛苦中,不便透露原因。
8、河南籍博士遭遇意外离世,年仅48岁
这则是意外,但是具体原因没说。也是英年早逝。
据上海华略智库微信公众号2月5日消息,上海华略智库高级合伙人兼自贸区港首席专家、改革创新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李锋博士,于2025年1月27日春节休假期间遭遇意外,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48岁。
9、湖南长沙一19岁大学生突发疾病脑死亡,家人含泪捐赠他的器官
其实,这些都是上了新闻的信息,还有很多是没有放到网上的。这些年,因为运动突然猝死的也不少。甚至还不少是在校的学生。而因为疾病或者压力导致的,也都变得年轻化。甚至有人预言,这几代人要活到退休,大概也不是件易事,特别是家境贫苦,压力重重,负债累累的那些青壮年。拿命去拼,最终也会没了命。
一路走好。只是,活人要怎么活?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但是更多人想的是怎么发达。穷人,不要透支过重,能不负债就不要负债。苟且,能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