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1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MSC)临近,大家都知道特朗普的“百日俄乌停火”大计将会是主菜。特朗普周三(12日)就打响头炮,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一个半小时,事先没有咨询欧洲盟友和乌克兰,两人同意“马上”启动乌克兰的和平谈判。
同普京“富有进展”地谈过之后,特朗普先在其社交媒体Truth Social发布消息,然后才说会打电话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告诉他和普京沟通的结果。其后,特朗普更表明普京会访美,他也会访问俄罗斯,不过两人会先在沙特见面。
很明显,在特朗普的设想中,俄乌停火谈判的主要谈判者是美国和俄罗斯,并不是乌克兰,也不是欧洲。
特朗普大赞普京用上了他的竞选格言“常识”
泽连斯基期后同特朗普通电后,假装若无其事,称声称通话“有意义”,“没有人比乌克兰更想要和平”,“就如特朗普总统所说一样,让我们把它完成吧。”特朗普并指两人通话谈得“很好”。
不过,欧洲就没有这么镇定。特普两人通话之后,英、法、德等国及欧盟委员会发表了联合声明,指“乌克兰和欧洲必需是任何谈判的参与方”,表明乌克兰获得“公正”的和平是跨大西洋安全的必要条件。
乌克兰被“抛弃”了吗?
12日稍早,正在布鲁塞尔出席会议的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已经率先“抛弃”乌克兰。他表明恢复2014年之前的乌克兰领土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只会延长战争、造成更多苦难。他支持乌克兰要有“坚实的安全保证”,但“美国不相信乌克兰的北约成员地位是合乎现实的谈判结果”,这种安全保证“必需由有能力的欧洲和非欧洲军队支持”,美国不会自己派兵,而其他北约成员国未来如果在乌克兰驻军,这些军队将不会受到北约联防条款的保护。
2月12日,美国防长海格塞斯在布鲁塞尔出席乌克兰防卫联络会议
特朗普同普京谈完之后在另一个场合也向记者表示,乌克兰要拿回2014年失去的领土“不太可能”,而乌克兰加入北约也“不实际”,重复了海格塞斯的说法。
在特普通电后的公布中,特朗普也任命了国务卿鲁比奥、中央情报局(CIA)局长拉特克利夫、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和原来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去领导俄乌停火谈判。
赫然不名单上的是特朗普的俄乌特使凯洛格。
凯洛格如今正启程到欧洲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同欧洲各国沟通讨论它们对于俄乌停火协议的想法,并将访问乌克兰。此前有报道指他将会在慕尼黑公布和平计划的一些内容。
凯洛格对俄罗斯持有较强硬立场,认为美国可增强援助乌克兰、加大制裁俄罗斯来作为乌克兰的谈判筹码。他获任命以来,俄罗斯将他拒诸门外,言诛笔伐不断。凯洛格不在俄乌谈判者的名单上,对乌克兰而言可能是个不利讯号。
特朗普签署加伯德的国家情报总监任命文件,加伯德也是个亲俄人物
威特科夫似乎是特朗普同俄罗斯交手的主要人选。日前他就到过莫斯科进行谈判,换回了2021年在俄国入狱的美国老师福格尔,被特朗普视为外交政绩。
同样是在12日,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访问了基辅,与泽连斯基商谈以乌克兰稀土资源换取美国援助的协议。贝森特称矿产协议是更大的和平协议一部份,美国同乌克兰的经济合作在冲突结束之后将会为乌克兰人提供长期的“安全盾”。何谓“安全盾”?大家都没有说清楚。
在与普京通话期间似乎已经踢了乌克兰下海的特朗普,回过头来则声称只要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得到“保证”(按:意思大概就是指乌克兰以稀土资源交换),他愿意继续援助乌克兰。他说,“如果我们不这样做的话,普京就会说他赢了。”以往曾经拒绝表示支持乌克兰的特朗普,如今简单的说了一句“我正在支持乌克兰”。
贝森特访问基辅,与泽连斯基商谈以乌克兰稀土资源换取美国援助
在上述的外交发展当中,特朗普“俄乌停火”方案有两个前提:一是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北约也不会在乌克兰安全保证的问题上扮演角色,这某程度上回应了俄罗斯口中“战争的根本原因”;二是乌克兰不能恢复领土完整,这也公开打破了拜登政府和欧洲各国政府过去一年多来自欺欺人的坚持。
虽然这些立场明显对乌克兰不利,但从特朗普“我正在支持乌克兰”那一句就可以看到,至少从务实的角度而言,完全抛弃乌克兰其实只会让普京更容易声称胜利,而乌克兰更有可能会变成特朗普版的“阿富汗”。特朗普政府此刻确实更为靠向俄罗斯,但要抛弃乌克兰在策略上并不是易事。
泽连斯基“路路不通”
泽连斯基去年底曾称如果北约愿意为乌克兰未被占领的领土提供保护伞,他愿意结束热战--简单来说,这就是以北约成员地位作为他“割地求和”的下台阶。海格塞斯和特朗普的表态如今已表明“此路不通”。
泽连斯基一度希望欧洲能取代美国派出至少10至15万的兵力去乌克兰作为安全保证。但他知道这不只在政治上非常困难(特别是这些人员没有北约保护),实际上也不可行。他最近就向《卫报》表示“没有美国的安全保证就不是真正的安全保证”;他亦向《经济学人》表明整个欧洲的现有可用兵力人数比乌克兰还要低。
对于喜欢计算直接利益的特朗普,泽连斯基亦以乌克兰的稀土资源、未来重建的订单之类去利诱。可是,虽然特朗普经常把这些交换条件挂在口边,但这些利益“非常长远”,对他有多大吸引力是一个大疑问。
泽连斯基也希望能够以乌克兰如今还占领着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州(Kursk)土地同俄罗斯交换一些被占领的土地,不过克里姆林宫已直接否定了这种可能。
虽然特朗普和海格塞斯都表明乌克兰不能恢复2014年前的领土,但这其实只包括克里米亚、乌东顿巴斯两州的部份土地,并没有包括如今已在法律上被列入俄罗斯领土的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全境,也不包括部份被俄军占领的哈尔科夫边境地带,这些都是2014年“之后”、2022年2月开战之后才被实际上或法律上占领的乌克兰领土。
特朗普也表明,乌克兰的“一些土地将会回来”。“领土完整”是没有了,但“较为完整的领土”还是有可能的。这大概是12日唯一能让泽斯连基感到未来还有些许希望的外交发展。
乌克兰南部的一个石墨矿场
核心矛盾依然是核心矛盾
经过特朗普和普京通话这么一轮外交行动之后,俄乌战争的走向确实是比以往明确了一些。可是,其中各种核心矛盾也未有看到解决方法。
其一,没有北约安全保证或其他有力的安全保证,乌克兰并不会贸然接受停火。特朗普必需为此提出一个详细且能获各方同意的方案。
其二,就算乌克兰接受某种程度的“割地求和”,中间将牵涉复离的谈判,而且割地的方式也要考虑到“国际观感”的问题,大概会以乌克兰不正式放弃主权却接受俄罗斯实际占领的形式来实现。特朗普也必需为此提出一个面面俱圆的公关说法。
其三,除了北约、安全保证和土地分割的问题之外,俄乌若然要长久停火,有太多的分歧要处理。如果我们从2022年3、4月的俄乌和谈背景来看,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的未来欧盟成员地位、乌克兰境内的俄语地位、乌克兰人对于以往曾同纳粹合作的反俄民族英雄的叙事定位、乌克兰军队规模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俄方要求乌克兰的飞弹最多只能有40公里射程等)。
这些详细条件也许能在暂时停火落实之后再从容谈判,但当中必需有乌克兰的参与,不能单靠美俄两国谈成。
英国首相斯塔默访问基辅,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前握手
其四,即使不谈永久停火,如何落实暂时停火、如何监督双方不违反暂时停火也是个重大难题。比如说,就算大家都同意先“就地停火”,但乌克兰还占了一些俄罗斯领土,俄罗斯愿意暂时接受这个领土被占的事实,甚至同意其他国家派员到当地监督停火吗?欧美国家对于俄罗斯的制裁要如何放宽?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的拘捕令又如何?这些都需要欧洲国家的参与,而且也是需要极仔细谈判的难题。
这并不是说特朗普没有办法解开上述种种矛盾,但要解开这些矛盾并不是易事。也是考虑到这些困难,过去一年多明知乌克兰反胜无望的西方国家才会假装看不见而遵从原有路径。
特朗普的嘴巴经得起现实考验吗?
特朗普上台以来的外交往往就只靠“出口术”,从各式关税到“接管加沙”的提案也是如此。当中确实换取到一些国家的让步,例如哥伦比亚同意接同被驱逐的移民、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强边境移民和毒品管制等等。像“接管加沙”这样“超乎想像”的提法也确实改变了中东的政治风向,使得阿拉伯国家不得不更加认真去考虑接过加沙这个烂摊子。
福格尔获俄罗斯释放,返抵美国后获特朗普在白宫迎接
然而,“出口术”往往有其局限。例如在对华关税威胁上面,特朗普换到的就只有中国的反制,而不是任何可以让他轻易宣布胜利的下台阶--对中国电子产品的新增关税将会在3月、4月开始反映到消费品的价格上。
俄乌停火,同样不是简单的“出口术”能解决的。如今特朗普和海格塞斯公开划出的界线--北约不会作为乌克兰的安全保证、乌克兰不能恢复2014年前领土--其实早就是人所共知的特朗普乌克兰立场,并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地方。简单划出这些对乌克兰不利的界线,并不能让俄乌真的达至停火。
正如“接管加沙”的提法一般,像特朗普这样公开打破“领土完整”原则坚持的做法,确实为俄乌停火带来了转机。我们也可以对于这做不拘泥于意识形态坚持的做法抱持希望。但转机和希望要变成现实,特朗普还需要证明他不只有一张能说大话的嘴,袖子里也有能与之匹配的具体方略。
在2月14至16日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我们可能就有机会看看特朗普除了“出口术”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