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lue‍‍‍‍‍‍‍‍‍‍‍‍

今天《哪吒2》的票房已经冲破了100亿元,成为了中国电影里程碑式的存在,更冲上了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三。导演饺子也凭借两部《哪吒》系列电影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大导演,跻身中国导演票房榜前三甲。

而饺子的人生经历也有着哪吒逆天改命般的传奇感,仿佛印证了那句古话“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饺子家境普通,也不是科班出身,他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和电影圈八杆子都打不着,但他自学三维动画,毕业之后去广告公司打工,又辞职“啃老”花了三年做出动画代表作《打,打个大西瓜》,拿遍国内大奖,成功被彩条屋的投资人看上,并潜心创作《哪吒》系列,从此便开始了逆天改命的人生之旅。

饺子这样的非科班导演,在影视圈里是少数派,但这些少数派往往能创造惊人的票房奇迹,比如郭帆吴京贾玲。他们虽不是科班出身的导演,但却深受观众的喜爱。而他们的逆风翻盘,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时代情绪的托举。在这个时代里,观众更爱看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故事,共情的是如同申公豹一样的小镇做题家们,也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冲破天庭的门第之见,重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



野路子逆袭成功的五大共性

古人云,英雄不问出身,可现实生活中,出身往往是阻碍一个人实现理想的最大难关。尤其是在电影圈里,科班出身的创作者不仅仅意味着专业过硬,还意味着可以借助圈内的资源和人脉,为自己规划一条更稳当的职业发展路径。

而对于非科班出身的创作者来说,他们是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完全靠自己摸爬滚打,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在资源上,走的弯路和跨越的难关都很多,遭遇的冷眼、偏见和不认可更是数不胜数。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非科班出身的成名导演身上,总是有一种与命运斗争的韧劲儿。饺子苦行僧似的蛰伏三年做出代表作,郭帆开创先例做中国科幻电影,吴京孤注一掷抵押房产拍《战狼》,贾玲从草根喜剧人到年冠女导演,用亲身经历打动一亿观众。虽然每个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他们的逆袭之路都有着五个共同特性。

第一,他们虽然非科班出身,却能讲好故事。相比于有些学院派导演喜欢在视听语言上炫技,在故事结构上故弄玄虚,让观众看得不明所以。非科班出身的导演,反而更加尊重创作规律,重视剧本的扎实、接地气和情绪价值。《哪吒1》的剧本,饺子花了2年改了66个版本,《战狼》的剧本也是前后改了14稿。他们的剧本结构很符合好莱坞商业片的黄金法则,主线清晰,有笑有泪,情绪体验拉满,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好看。

第二,他们尊重观众,听得了劝,还擅长捕捉时代情绪。商业类型片的定位更多是为了服务观众,而不是自我表达,在这点上,非科班出身的导演想得更明白,他们没有既要又要的拧巴,只有为观众着想的纯粹。正如贾玲所说,我拍《你好,李焕英》只有两分钟是我自己想要展现的,其他内容都是为了让观众觉得好看。饺子在做《哪吒2》时也是主打一个听劝,吸取了很多观众的建议来调整创作方向。


而且草根出身,让他们更加能贴近大众情绪,吴京就巧妙捕捉到了中国人对于民族自信的渴望,当《战狼2》票房破40亿时,他就说:“我不过是拿了一根火柴,用一个小火星把大家的爱国情绪点燃了。”

第三,他们能从自身生活经历中挖掘独特的创作表达。饺子、贾玲都是将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的成长经历反哺到了创作中,让他们的电影更加细腻、真实、有人情味儿。饺子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动画导演,曾说自己找工作的时候,难免被对方戴有色眼镜对待,所以《哪吒1》的主题就是打破成见、扭转命运。而《热辣滚烫》也融入了贾玲减重一百斤的亲身经历,她通过一个胖女孩的自毁与重生历程,表达出了“爱自己”的女性力量。


第四,他们踏实努力,对创作有死磕精神。学法律的郭帆,一直有个拍科幻电影的梦想,所以当《流浪地球》的机会到来时,他立刻接下了这个难啃的骨头,开始咨询科学家,搭建一个完善的科幻世界观,做了20多万字的世界观设定,画了3000张概念图,最多的一个特效镜头甚至修改了251版。《流浪地球》在拍摄的过程中还屡次遇到资金问题,郭帆先是自己垫资,然后四处化缘,最后拉来吴京救场,即便再难,他也坚持不放弃拍摄空间站的精彩内容,只有这种死磕精神,才能敲开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


第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动画电影公司彩条屋在全国招募导演时,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穷,另一个是穷且坚持着。于是他们就找到了饺子,饺子当时已经“穷到装都装不出来有钱”,但还在坚持做动画。在骨朵看来,这条标准看似苛刻,但筛选出了很多玩票性质和背靠资源的导演,留下的都是一心只为创作燃烧的寒门贵子。


只要把观众记心里,也必将被观众送上山巅‍‍

这些非科班导演的爆红和数十亿票房的飞升,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也迎合了时代的情绪。

当经济不再高速发展之后,社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小人物逆袭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反而很多人都在面临失业的危机,即便有工作的人,也会感受到头顶上有一块无形的天花板,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冲破它的限制。这种对于现实的无力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

所以大众特别渴望看到一种打破现实天花板的逆袭爽文叙事,这种叙事是反权势、反精英、反垄断的。过去影视行业的“科班出身”是一种专业标志,现在的科班出身更像是一种“门第文化”,掌握着话语权的圈内人垄断了行业资源,让非科班出身的人才很难得到公正的机会。而有些手握资源的导演,又肆意挥霍手上的资源,一次又一次辜负观众的信任;还有些导演成名后逐渐脱离群众,拍出来的电影充斥着一种精英的傲慢,他们的电影变成了一种小众自嗨的圈内文化。

观众自然不喜欢这种电影,可电影市场长期被这样的电影充斥着,所以市场规模大大下降,去年的票房更是缩水了124亿元。影视圈内的人认为这是影视寒冬,但《哪吒2》的百亿票房充分证明了一件事情,“没有影视寒冬,只有烂片寒冬。”

如果说过去的话语权掌握在影视圈的个别人手里,那么现在观众要用百亿人民币,拿回自己的话语权,让没有资源但认真努力的创作者上桌。正如《哪吒2》采访视频中的高赞弹幕,“只要把观众记心里,观众也必将(他)送上山巅。”


这个春节档相当于是电影市场的“创造101”,开启了观众权力的新时代。一部观众不爱看的电影,和一部观众爱看的电影的票房差距,直接拉到了百亿元,这种惊人的对比,想必会给影视圈一个很大的震撼。以前总有人觉得观众好糊弄,但现在观众越来越聪明了,再也不会为知名导演、大IP、流量明星买单了。他们只会pick那些尊重观众、想观众所想、听观众劝说的导演。

当然,这样的导演也并不一定都是非科班出身,也有很多科班出身也依然尊重市场规律的导演。观众对影视行业的期待其实是,能有越来越多像饺子这样的草根创作者能逆天改命,而那些眼高于顶的影视圈“贵族”,能够被观众和行业淘汰。

此外,观众对于非科班出身导演的合力托举,也是来源一种追求公平的反叛精神。无论是戏里戏外,观众都爱看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故事。在《哪吒2》里,申公豹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小镇做题家,出身妖族备受歧视,哪怕再努力也无法得到公正的晋升待遇;敖丙,则是全村合力托举的唯一大学生,小小年纪就要背负拯救龙族的使命;而天庭满口仁义道德,看似洁白无瑕,实则是垄断了修仙资源的上流利益集团。

这部电影虽是一部动画,但处处都是对于现实的隐喻,在电影里,观众渴望看到被欺压的小人物能够打破天庭的枷锁,得到公正的待遇。正如他们希望自己在现实生活也能冲破那层隐形的天花板一样。


而如同饺子一样的非科班导演的成功逆袭,也会给普通人带来奋斗的希望,让我们相信未来会是一个更公平的世界。即便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我们也能用自己的努力,打破成见,扭转命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