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利津县明集乡红柳花纺织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锁边机运转声不绝于耳,缝制、整烫、钉扣子……冯梅和同事专心致志地赶制服装,昔日的“宝妈”如今已是生产线上的骨干力量。

“早前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活干,被安置到公益性岗位后,挣钱顾家都不耽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振兴社区居民赵艳秋脸上堆满了笑容。


在东营,就业故事每天都在发生。2024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376人,累计开展职业培训23923人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01场,提供就业岗位11.8万余个,为5733家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6336.5万元,为34918名企业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384.25万元,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8772.98万元,发放城乡公岗补贴30481.3万元…… 一组组数据,反映了近年来东营市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效,也让就业这一“最大民生工程”在东营稳定如磐。


“政策助力+技能培训”

真金白银援企稳岗纾困

“我们公司有员工2100余人,今年享受稳岗返还资金49.51万元,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员工培训以及员工福利中,稳住了员工的饭碗。”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人事主管赵卫国说。

为减轻企业用工成本,东营市推出“降、返、扩、补”政策组合拳,真金白银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顶格执行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系列政策,减征失业保险费1.47亿元;“免申即享”为5733家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6336.5万元,惠及岗位19.6万个;为451家企业2859名人员,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428.85万元;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提速办”行动,为3.49万名企业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384.25万元。

“这次政策宣讲真的太好了,对一些我们关注的政策进行了解读。”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听完讲座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添加各位专家的微信,“我还有很多政策需要深入咨询,少不了麻烦老师们!”


2024年12月15日,东营市人社局组织各科室骨干人员组成专家团队,正式启动“人社惠企政策直通车”,围绕就业人才、养老保险、工伤经办、劳动用工等人社政策与企业面对面,进行详细解读,将各类惠企政策精准送达,助力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20天的时间里,东营“人社惠企政策直通车”走遍全市三区两县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为400多家企业进行政策讲解和人力资源管理“问诊”。

不久前,东营市还启动了春节期间的“惠企暖心”六送行动,这已经是连续第5年实施该项行动。

除了政策上门,还有技能加持。东营市聚焦服务保障企业用工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整合多方培训供给资源,分领域实施了系列培训项目,成效明显。大力开展的“东营工匠”“齐鲁建筑工匠”“鲁菜师傅”“山东手造”等特色技能培训,累计开展职业培训23923人次;实施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计划,开展职业培训5529人次;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行动,培训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850人次;“东营工匠”高技能人才学制培训被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评为年度精品(培育)项目,开展企业职工培训11573人次;为居民免费提供护理、家政、育婴、电商等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4074人次;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增加到559家,新增技能人才34790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占比68.06%。

“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同样重要,只有真正让就业重点人群有了一技之长,才能真正让他们凭本事吃上饭。”东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高士友说。


“线上线下+形式多样”

多元就业服务体系推动供求双向奔赴

前不久,东营区刚刚举办了“冬日送岗·就业帮扶”专项招聘会。招聘现场学生小周高兴的说:“我是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知道今天有个招聘会,就带着简历早早地过来了,逛了一圈发现有不少和我专业对口的岗位,投了几份简历,就等着面试了,有几家企业说可以先去实习。”

为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市人社部门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聚合政策服务资源,打出就业政策“组合拳”。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打造为民就业服务中心,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招工、就业等一揽子就业服务,目前已成长为年劳务输出量百万人次,工资总规模约3.1亿元的零工大市场。东营区燕山社区开放“社区微业”平台空间,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利津县搭建“妈妈岗”就业服务平台,帮助1000多名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


“主动上门提供就业岗位,我还是头一次见,关键是用人单位还真不少。我女儿和几家单位达成了初步意向,都是待遇不错的工作,应该很快就能入职。”谈起女儿找工作的经历,家住河口区崇文社区的李女士心情不错。

2024年以来,全市先后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黄河口春风行动”“残疾人就业帮扶”等各类专项活动,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01场,服务企业1.1万家余次,提供就业岗位11.8万余个,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同时,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力度,全年失业人员再就业16089人,帮扶278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2024年,东营市人社系统充分延伸服务“触角”,全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着力夯实基层服务力量,提升就业服务便利性。“针对辖区未就业的大学生、退役军人、宝妈等重点群体,我们通过领办社区企业,成立‘臻鑫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发展缝纫、纸绳编织、毛线钩织等微就业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带动社区60余名“4050”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垦利区垦利街道振兴社区党委书记张爱娥介绍。


看直播找工作,在东营成为一种求职新方式。垦利区积极打造人社局长“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等线上招聘品牌,广饶县利用“人社就业专号”开展常态化直播带岗,开启“网红打卡人社驿站”服务新模式。

2024年,全市共打造20家“安营乐业”社区,建成335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涌现出了“锦上添华”“一米阳光”“燕小匠”“人社驿站”等一批社区(商圈)就业服务品牌,帮扶4235名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创业。

此外,2025年1月下旬开始,东营市第十五届“学子家乡行”系列招聘活动在各县区拉开序幕,今年的“学子家乡行”不再是一场招聘会,而是一分为七,线上发布,线下招聘,深入各县区,目的就是让高校学子在家门口就业。


“打造土壤+立体孵化”

吸引有志之士“乐创东营”

“这几年创业的过程中,感觉东营区的创业创新氛围特别好,政府、园区的支撑和扶持力度也非常大,配套设施完善,园区面积也大。我们公司从创立到孵化,再到扩大规模,虽然换了几次办公场地,但一直都是在这个园区。这里的确能够让我们能够专注于业务开展和公司发展。”东营市胜利大学生创业园一位青年创业者表示。

2024年,东营市人社系统以实施“创业齐鲁”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契机,全面提升创业工作水平,着力打造“乐创东营”城市创业品牌。创新实施“乐创东营十大行动”,组织东营市第七届创业大赛,创建“创享家”创业导师工作室,编发“创业助跑”政策一本通,开展“创业风险险”省级试点,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推动全市创业服务提档升级。


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发放各类创业补贴61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存量达6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5153.94万元。通过实施“创业培训进校园”行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竞争力,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4221人次。东营胜利大学生创业园顺利通过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复评,东营光谷未来城连续2年在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悦蓝湾创业街区获评首批省级创业街区。



“下一步,我们聚力于打造一批市级创业街区,发动我们能够发动的资源,全力服务好这些创业园区和企业,争取让这些企业早日成长为吸收就业,推动东营经济发展的‘新主力’”。东营市人社局副局长刘培峰介绍。(大众新闻记者 段学虎 崔立慧 通讯员 罗丹 逯海兵)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