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是开国元勋之一,一生四次当选副总理,非常崇拜毛主席,直到晚年,在滴水洞参观时还说:我永远是主席的学生。
薄一波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还要追溯到他与主席的第一次见面和后来的革命历程,在长期的战争岁月中,他对毛主席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崇敬之情。
他是山西定襄县人,1908年2月6日出生于一户普通人家,虽然家境清贫,但他父亲仍竭尽所能将他送到学校读书,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基础。
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在这里,他受到新思想和马列主义的熏陶,产生了新的思想意识,并积极参加一些革命活动。
在声援太原市民反房税斗争和五卅爱国运动中,薄一波展现出进步青年的勇气和担当,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期间,薄一波在华北地区从事兵运工作,此工作极其危险,他曾四次被捕,两次入狱,但始终咬紧牙关,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
薄一波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43年的延安,他见到了心中景仰已久的毛主席,两人相谈甚欢,从早晨一直谈到深夜。
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深入浅出的讲话风格,都给薄一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交谈中,毛主席对这位年轻的革命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两次念叨“如履薄冰”来记住他的名字,这让薄一波倍感温暖和鼓舞。
在抗日烽火中,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他组建山西青年抗敌敢死队,担任政治委员,配合八路军主力,打出了一片抗日天地。
在阎锡山“十二月事变”背信弃义时,薄一波带领部队奋起反击,粉碎了反动派的阴谋,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全国解放后,薄一波在经济建设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与陈云等同志携手合作,在百废待兴的年代里为稳定物价、发展经济殚精竭虑,并三次当选国务院副总理。
“文革”期间,他虽遭受到残酷的迫害,但对党和毛主席的信念依然坚如磐石。1978年,党中央为薄一波平反,并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第四次当选副总理。
1986年,年逾古稀的薄一波专程前往伟人故居韶山参观,站在滴水洞前,深情地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我们都是毛主席的学生。”
这番话,不仅道出了他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更表达了一代革命者的深切怀念,这种情怀使他在耄耋之年,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工作热情。
薄一波撰写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领袖元帅与战友》等著作,得到党中央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
直到他与世长辞前,一直都在为党工作,8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保持着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真正做到了“我是毛主席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