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档,如果有一部电影能和《哪吒2》分庭抗礼,大概就是《唐探1900》了。抛开热度和票房不谈,纯粹讨论影片质量,我认为后者完全不输前者。
更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构思于2023年,但意外地预言了今天的世界局势。影片的设定之一,就是清朝末年华人在美洲做苦工,反而遭受当地土著排挤的故事。
这个背景设定在1900年,但125年后的今天,情况依然如此。川川上台后,威胁要控制巴拿马运河,并且排挤我国在该国的影响力。可悲的是,这条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当初也是清朝的华工修建的。我们为世界做出这么多贡献,反而还要被污蔑,被排挤。这部电影显然无法预见巴拿马运河事件,但其反映的历史足以在这个时间节点给我们以深思。
关于巴拿马运河的完整历史,前不久我们刚刚介绍过,今天就不多赘述了,重点是和华工有关的部分。所以,其余部分我们就简单地一笔带过。
简言之,巴拿马运河可以有效地提升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往返的距离,还能避免当时陆地交通的混乱与危险,其修建不仅势在必行,而且上百年来就一直在筹划。一直到了19世纪,法国才终于开动了这个工程,但在1904年被美国夺取了巴拿马运河的修建权。
经历多次拖延的巴拿马运河,在劳工方面遇到了困难。因为刚刚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他们原本计划是让黑人奴隶来从事这项浩大而又艰险的工程。等到计划终于准备实施时,美国连南北战争都打完了,整个拉丁美洲的黑人也都解放了。从哪里重新寻找廉价的劳动力,成了新的问题。
恰巧这个时候,有一批人群成为了他们关注的对象,那就是还处于清朝的华人。
当时的晚清,不仅经受着列强的欺辱,内部又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混乱而又凋敝。尤其是东南各省,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许多的农民、渔民、手工业者都破产,没有了出路。而这些地区的人自古就有出海谋生的先例,在这样内外交困的时候,他们也不抗拒再一次去海外寻求出路。
就这样,双方找到了“契合点”,合作就这样开始了。但很多华工不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当然,前往美洲的华工之中,不只有主动出海寻找生机的,还有被诱骗的,甚至也有被掠夺过去的,连人权也没有。
这样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噩梦。
根据巴拿马的一份报道,最早前往该国的契约华工,是于咸丰四年,也就是1854年乘坐“海巫”号帆船从汕头出海的。当时的第一批华工共计705人,在海上漂摇了差不多两个月,于当年3月抵达巴拿马。他们当时负责的是巴拿马的铁路修建,虽然此前也有华工来到这里,但这个时间点目前被认为是中巴交往的最早里程碑。
随后又有大量粤籍华工被巴拿马铁路公司招募,至1856年,大约有两万多名华工抵达巴拿马。
彼时,清朝已经意识到人口外流的问题,一度推出禁令来禁止国人前往美洲。但运河公司怎么会在乎满清的看法?尤其当运河项目正式开工后,他们继续大批大批地运送着华工,八十到九十年代,又有数千名华工被运送到巴拿马。
到了美国接管运河项目的时候,他们继续雇用更多的华工,据说当时的美国人分析了世界各地的工人,发现只有华工能承受这样艰巨的工程。可怜我们勤劳质朴的美好品质,反而成为了他们眼中用来博取利益的资源。据估计,在美国开凿运河期间,也有差不多五千名华工前往巴拿马。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人数都是估算的,因为晚清对于人口及其出入境的管控力已经非常低了,所以这样的统计是非常难的。
唯一能确定的,是当时前往美洲的华人劳工不仅非常多,而且处境极其艰难。
据记载,前往巴拿马的华工通常从汕头、黄埔、香港、澳门及广东周边的港口城市出发。而且,这些华工的交通费是要自己承担的,航运商趁机牟取暴利,船上严重超载,以至于华工们只能“日则并肩叠膝而坐,夜则交股架足而眠”。
而且,船上饮食匮乏,医疗保障有限,卫生条件简陋,很多人在两三个月的路途中就染上疾病甚至死亡了。当时船上的华工人权非常有限,有些船主甚至肆意虐待、枪杀华工。还有许多华工不堪忍受痛苦,在船上自杀。
不论是怎么死的,最终都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大海。于是有人给这些运输苦力的运输船起了个恐怖的绰号:“浮动地狱”。
苦难不会因为船只的靠岸而结束,而是会换一种方式继续折磨华工。那些路上大难不死的华工,普遍也因为承受残酷的折磨而抵抗力下降;偏偏巴拿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酷暑、毒虫、瘟疫是家常便饭。
熬过了这一关还不算完,幸存下来的华工往往被安排在地形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部分。别忘了,他们的工作地点还是热带,酷热的高温、恶劣的环境再加上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也可以轻易夺走无数人的生命。然而他们拼着命工作,拿到的薪资也只有当初约定的不到1/3,而且还“听其穴居野处,餐生饮冷”,简直是非人的待遇。
根据同治七年(1868年)清朝一位官员途经巴拿马所见所闻后的说法,有“赴役者二千人,不逾年而瘴殁几尽”,可见华工生活之凄惨。
《唐探1900》中,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曾经也是赴美劳工,说他“兄弟”十人来到美国修铁路,最后只剩下他自己活了下来。通过上面的讲述大家应该知道,这个比例真没有夸张。
19世纪前往美洲的华工,普遍经受着这些地狱般的磨难。他们的苦难本该被历史铭记,但恰好当时华夏大地受到外敌欺凌,以至于这些华工惨状被忽略。我觉得,通过这一部电影,重新唤醒这段回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以说,自古以来,我们国人就在为世界的发展做贡献。然而我们又往往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丰收成果被全世界共享,但我们的辛苦付出却鲜有提及,反而还要被西方国家处处排挤。
正如电影里说的那样,华人为了修建美洲的铁路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但不仅落成仪式上没有任何华工的身影,美国还要推出《排华法案》驱赶华人。随着美国在1882年推出《排华法案》,巴拿马土著也“效尤美国禁例华人”,甚至成立“反华协会”,抵触我们国人,令人唏嘘!
如今的现实世界,不也是如此吗?华工在巴拿马运河修建的历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美国却威胁着要控制巴拿马运河,巴拿马甚至还在美国的压力下退出了我们提倡的一带一路合作,和电影何其相似!
估计连导演当初设计剧本的时候,也没想到一语成谶,在现实中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除了《哪吒2》之外,我认为《唐探1900》同样值得推广到海外,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多么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