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昌:我们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浙江文史发展的思想轨迹、文脉轨迹,继续努力做好许多需要做的事
学思平治
尊敬的叶国斌社长、各位编委、馆员、研究员:
对我们来说,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刚才,叶国斌社长对《浙江文史记忆》丛书给予了很高的综合性评价,各位馆员、研究员也从不同侧面做了积极评论。今天的座谈会是浙江文史研究馆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联合召开的一个祝贺丛书出版的会,同时也是丛书编纂委员会的最后一次总结性会议。两个会都带有圆满“收官”的意义。《浙江文史记忆》丛书基本上达到了预定设想和要求,我们共同编纂出版了一套有价值的、有影响的浙江文史丛书,这对浙江文化发展和全省文史工作,的确是有重要意义的。
回顾总结《浙江文史记忆》丛书的顺利出版问世,首先要感谢省委、省政府,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办公厅等部门一直以来对《浙江文史记忆》丛书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这是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浙江“八八战略”在文化工程领域的重要成果,也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感谢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对《浙江文史记忆》丛书出版的关心和支持,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时任省委宣传部长朱国贤明确提出,《浙江文史记忆》丛书要打造成有浙江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
作为主编,我十分感谢编委会各位编委以及参加《浙江文史记忆》丛书撰写、组织等工作的所有同志。编委会的同志们做了大量工作,为丛书的编纂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特别是王旭烽老师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实践说明王旭烽老师是省卷最理想的撰写人选。文史馆的同事们在姜玉峰专职副馆长的带领下,郭学焕、成明权副馆长和全馆干部,全力以赴组织、服务、协调好推进丛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浙江文史记忆》丛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三力合一”——举浙江文史研究馆的全馆之力、举浙江联合出版集团的全社之力、举全省文史工作者之力的结果。正是各方的共同努力,才使丛书顺利完成。感谢作者、编委会成员、馆员和研究员们!感谢文史馆的同志们!这里特别表扬一下孙明波等同志,他是从头到尾全程参与丛书编篡工作的,付出了大量辛劳。
这里,要非常感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人民出版社是全力以赴推进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的,特别是叶国斌副总编、社长站在政治和文化自觉高度,统筹组织全社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加班加点,千方百计推进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而且始终把好质量关。正如丁谨之副总编刚才所介绍的,从编辑到审核都把好“三关”,即意识形态关、历史史实关和文字关。正是在叶国斌社长领导下和全社编辑们的共同努力下,《浙江文史记忆》丛书得以高质量出版问世。我真诚地代表省文史馆、编委会、《浙江文史记忆》丛书所有撰写者,对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对浙江人民出版社全体编辑付出的大量心血和大量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浙江日报》等媒体朋友们对本丛书的关心和宣传,表示感谢!
《浙江文史记忆》丛书共99卷2200余万字,组织编纂用了6年多时间,可以说是一个很有特点、很有意义的文化建设大工程。这套丛书的出版问世,填补了浙江文史研究、文史创作、文史宣传等文史工作的多方面空白,各界反响都不错。刚才,叶国斌社长对丛书的特点、意义作了高度概括和评价。他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浙江文化强省建设等视角,认为这是一部有浙江特色、浙江标识度的文化精品工程,是一套有创新性、引领性意义的文化系列丛书。我们期待是这样的丛书,期待产生更积极的作用。的确,这套丛书在相当的意义上它应该承载着一种内在的精神和文化信念、文化自信、文化觉悟和文化力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天的会也含有翻篇归零的味道,《浙江文史记忆》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就此告一段落了。就几千年浩浩荡荡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浙江的历史文化而言,我们仅仅是做了一件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它只是浙江历史文化进程中的一朵浪花、一件有些意义的事。我们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浙江文史发展的思想轨迹、文脉轨迹,继续努力做好许多需要做的事。这套丛书的编纂出版,给了我们做好文史工作的启示。下面,我简单谈谈这方面的几点感想:
第一,要进一步学习领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浙江文史记忆》丛书编撰出版,是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实际行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推动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浙江“八八战略”、习总书记提出的浙江精神等的一个读物。从《浙江文史记忆》丛书当中,广大读者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第二,正如大家所言,我们开创、探索了从文史角度、人文角度研究浙江历史的方法,把历史上在浙江大地上所形成的人文思想、文化名人及延续几千年的文脉、重大的文化事件反映出来。从这个角度讲,是一个新的尝试,应该继续做下去。历史有客观的历史,有作为本体的历史,它就存在在那里,但如何去解读、挖掘背后更深层的人文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可以不断地走深走实。
第三,这套丛书的跨度是从古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间跨度前所未有。原本是写到1949年建国的,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看了初稿以后,要求我们应体现“大历史观”,要反映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丰富生动的历史,要写到建党100周年。后来我们专门增补了一章,这一章的难度可想而知。潘捷军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大家一起也改了几十遍,反复把关,最终送到省委领导那里审核通过。我们不仅研究传统的历史,还要研究当代的实践,这套书是一个尝试,我们开了这个先河,还要走下去,今后还可以做更宽广的研究。
第四,史实性与文学性结合,是这套丛书的最大特点,也是当时我们编写的主要目的。历史事实是客观依据,必须真实可靠,但我们的表达叙述要有一定的文学性、可读性;要雅俗共赏,带有一点故事性。这是总的定位,要把历史上的浙江人文历史文化的故事讲好。纯粹写历史或者编故事的人很多,而我们这套书既有学术性、史实性,也有故事性、文学性。我们可以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王旭烽老师今后的创作仍可以用这种方法。用这样风格写历史的作家,最好从省里到市里、县里多培养几个,能讲好历史上的浙江故事。
第五,这套丛书还开创了举全省文史之力来完成一项文化工程的先河。丛书共99本,是省、市、县(市、区)三级通力合作完成的。不仅我们省文史馆开馆以来没有,在全省都没有。现在我们到县里去,有人就知道省文史馆编过这样一套大丛书。从省域性、全域性来做这样一件事,是很有意义的。组织、协调的工作量很大,但组织编写的过程,也是推动文史馆建设、文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过程。通过这项工程,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大,现在很多县里都非常重视文史工作。今后有些重大成果仍可以组织全省力量研究和编写,争取出更多研究成果。
第六,这套丛书编写过程也给我们文史馆工作提供了方法和启示。我们文史馆馆员研究员就那么多,馆里也就十来个人,力量很有限,干大事要有长期性规划。重点的课题可能要若干年来完成。现在想想,这套书花6年来做是很值得的。这里也涉及到文化发展规律,不是说轰轰烈烈就能够创造出来,往往是一点一滴去培育的。文化进步要靠潜移默化的长期积累。这套丛书很有可能在浙江文化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作用和意义,如果一个市、一个县单独出一本,就不一定有这个效果。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的版式设计、印刷质量也是很有标志性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历史感,大气大方。所以我跟姜玉峰专职副馆长商量,这套书的设计就可以成为我们文史馆的标配。文史馆今后出的书,基本上按照这个模式。工作做深做细,就可能做出特色、做出精品。
希望这套丛书今后能有机会再进行修订完善,真正成为一套解读浙江文史雅俗共赏的精品。修改主要是史实史料上的完善、风格上的完善,篇幅就不要再增加了。刚才有馆员提出可以再演化出其他类型的成果,例如图像的、动漫的,都可以。
最后,我们还要对宣传发行的工作人员和媒体们表示感谢。接下来怎么宣传发行,需要再思考研究。比如,是否可以开展一个阅读《浙江文史记忆》丛书的活动?我们文史馆是否可以给各地主要领导写一封信,感谢地方的支持,同时也介绍一下这套丛书,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感谢大家!
【王永昌: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邓启东;初审:陈佳妮、许雪靖;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出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外交评论》等近百本中央级核心期刊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文化强国】【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