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赤木瓶子
继看春晚、观影、出游等传统操作外,“追短剧”也成了春节期间的热门选项。
平台抢滩、排面拉满。作为2025年春节档短剧的有力入局者,春节期间,小红书不语,只是一味地上新,一口气上线了100部免费短剧。新红数据显示:小红书#短剧春节档#话题总浏览量超4.59亿。《坠入春夜》《喜欢,这件小事》《九千岁》等多部短剧在春节档拥有了“姓名”。复仇甜宠是标配,系统攻略、90年代女性创业、双男主等多样化的选题应有尽有,相较于“无脑爽”,小红书短剧更倾向于女性成长等深度议题,细细一品,全是细糠。
春节档正是短剧“闯”的好时机,各个平台轮番“试新菜”,真正能“上桌”的却细数寥寥。而小红书在春节档“上桌”的不仅是短剧,剧集幕后内容的传播发酵、CP营业动作让大量观众“走进嗑学”,也让主创团队相继上桌。短剧春节档,小红书这波“量大管饱+免费无广”的短剧“新菜”,究竟打了怎样的“组合拳”?
“短剧101”激战春节档,小红书靠啥“上桌”?
能够在春节档“上桌”的短剧,离不开一个“新”字。而小红书春节短剧从内容到宣发动作都释放出“新“意”。
一方面,题材立意、人物塑造要新,不仅选题要贴合时代审美,剧集成色还要契合观众口味。《坠入春夜》《喜欢,这件小事》《九千岁》等短剧之所以能“闯”出春节档,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在传统短剧“爽感”的基础上,找到了新的着力点,释放出时代价值导向,多部短剧探讨了付出型人格的自救、职场女性生存、创业困境等价值选题。
《坠入春夜》在“恶女复仇”的强叙事线下,以反套路的人设贯穿了女性成长线。女主“袁浅”复仇不靠别人,必须亲手为自己讨回公道。而霸总男主“秦深”不仅在商界叱咤风云,还能家里全职带娃,一整个“深爷变宝爸”,颠覆了观众对传统“霸道总裁与小娇妻”搭配的固有认知。
《喜欢,这件小事》则点破了付出型人格在感情与职场的困境与解法,传递出“付出型人格如何获得自由与尊重”这一社会命题,“引导型恋人”的人设,也为男主大量吸粉。短剧《九千岁》在古装权谋的基础上,深挖了短剧中罕有的双男主设定,双向救赎与双向成就,服化道配乐在线,不断探索着短剧be美学。有网友评论,“是我在《山河令》之后看得最开心的剧了”“你们根本不懂这是多香的饭”。短剧《偏偏沉沦》则集齐了先婚后爱、强制爱、追妻火葬场、高甜高虐等设定,视听语言颇有韩剧质感,在观众看腻了一众常规霸总短剧之余,怎么不算是韩式偶像剧“复兴”呢?
年代剧《重返90之内衣女王》,用“节育环”等时代话题切入女性创业、剖析女性过往真实处境的同时,又具有现实关照价值,“喜欢你,但是我更爱自己”等台词引发评论区女性情绪共振,剧集评论区掀起热议,#卖内衣有什么可耻的#等话题登上热榜。
另一方面,平台宣发上也要释放出“新”意。影视剧集高热还不够,主创幕后也要“上桌”。在ugc+pgc内容社区的优势下,春节档期间,小红书新增了大量短剧相关笔记互动,覆盖用户讨论、演员招募、主创制作乃至官方见面会等台前幕后内容。
于是可以看到,演员们在小红书热度上涨,短剧花絮及演员直播内容人气飙升,网友们剧评追花絮嗑CP动作不断。这也让越来越多短剧主创、幕后在小红书被看见,小红书短剧在形成短剧产业链的社交闭环的同时,也为创作者、幕后方提供了天然的宣发场景,拓宽了短剧产业的想象力。
社区强互动定制化宣发,主创幕后齐“上桌”?
不同于其他平台的追短剧体验,小红书短剧社区有着极强的“活人感”,一方面来自演员们的日常分享、直播营业;另一方面则来自幕后主创们走向台前、被观众看见/狠狠催更,以及与用户的双向奔赴、真诚分享。
《坠入春夜》杀青次日,导演“山夆Director”在小红书发文,“近距离嗑CP,导演我拍爽了”,大量网友前来催上线,有创作指导派,“滤镜整高级点,感觉这部真的会爆”,也有嗑学家,“是落日雨辉”、“导演请让这对七搭八搭九搭”,导演直言,“大声喊出来让投资人听到”。
娱乐独角兽注意到,这些幕后创作者们在小红书高度活跃,日常发文求短剧编剧、执行导演、演员、征集CP不断,而用户们也毫不吝于提出各类需见。作为有着极强实效性与创意诉求的短剧,更是需要及时跟进用户喜好与诉求,这样的零障碍沟通,不仅在宣发上更具“人”气,还能够帮助幕后制作方们即时获得用户反馈,反哺创作。
短剧的高清剧照、破千万签名照福利是标配,这些幕后创者们有好东西是真不藏着掖着。短剧《偏偏沉沦》帐号里,一则未被收录到正片的花絮引发网友热议,《坠入春夜》短剧播出平台“风芒”帐号迄今获赞99.7万,短剧厂牌“无糖小剧场“帐号迄今获赞与收藏已超14.5万,“无糖小剧场”厂牌主理人“杜浩”,更是在个人账号评论区更是对粉丝有求必应,统统安排,一则花絮喜欢人数超8.2万。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小红书短剧正遵循了长剧集市场流行的映前、映中及售后的完整逻辑链,强化观众追剧沉浸感,也帮助内容放释放出剧集最大效能。一部《坠入春夜》不仅让短剧与演员齐上桌,也让幕后制作人员、厂牌、播出平台被观众看见。
短剧上线前,春节追剧日历、定妆杀青合辑等预热动作不断,包括热门CP营业、题材宣发来拉高观众期待,比如《坠入春夜》的高热CP,在剧集播出前就积攒了相应热度,随着演员下场直播营业,幕后主创预热等动作,近一步启动观众兴趣;而在短剧上线时,以主创直播、剧情讨论等动作为观众带来沉浸追剧感受;到了播后长尾期,“CP售后”、导演幕后花絮等动作不断,如《坠入春夜》就通过“无糖小剧场”等帐号拉高活跃度,破5000万释出观众“以袁浅的口吻给秦深写一封告白信”,签名照等粉丝福利,最终演变为观众催更主创幕后、嗑学家们源源不断贡献着新鲜“创作”,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长尾效应,同时为下一部做预热。
一条从预热到开播、到售后的短剧上新传播模式,便是小红书对短剧内容的定制化宣发策略,通过对短剧内容+配套宣发的模式,将厂牌主理、制片人、导演等幕后人推向台前,既让观众感受到近距离接触短剧创作过程的快乐,也把宣发交给最熟悉内容的人手中,用真诚直接与受众零距离沟通,即时修正与反哺创作,对于幕后创作人员来说,无疑能够带来倍增效应,也更有利于形成正向循环。
小红书短剧运营@啡卡表示,在和短剧创作者交流过程中,短剧幕后人认为表示粉丝的支持比赚钱更让他们快乐,“不然觉得每年做几部片子啥也没留下”。这次在小红书第一次“零障碍”的直接对线剧粉。才发现如果能结合粉丝的真实及时反馈,正儿八经的做一个社群属性强的剧场,是很值得向往的事情。这一次在小红书的体验让人有了久违的创作欲望和灵感。
小红书短剧,能“革”短剧生态的新吗?
近年来,随着短剧规模不断扩张,行业二八分化、竞争加剧,对于内容制作方来说,问题也在显现。
短剧app固然聚拢了大量流量,但大量幕后厂牌、制作方却被也被流量淹没,无法打造出差异化、个性化帐号。以至于不少观众在追剧之余,无法及时满足对短剧内容的探索欲。而相较于在短剧播放平台上被模糊化处理,拥有成熟社区的小红书平台,正在成为短剧宣发的热门场所。
一方面,小红书能够让观众“足不出户嗑到爽”,依托于其自身与短剧的契合气质和不断探索的短剧基因,集合了上游编剧工作室、幕后主创内容资源,与下游传播分发渠道,大量优质内容、即时讨论等特质,在上线前中后阶段提供了不同的宣发打法,实现产业链条的闭合,也极大程度上帮助短剧业务拓展出自己的传播风格,同时帮助短剧幕后创作人们释放出个性化价值、跑出厂牌个性化诉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幕后制作方被合作方看见、被资本看见等攒局能力,实现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小红书的“生活化社区”属性,也让用户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形成集追剧、嗑CP、话题探讨的六边形“追剧圈子”。在平台兴趣种草的特色前提下,通过免费排播+精准定位用户群体、构建起社区生态的形式,完成了对短剧内容短剧演员的挖掘与扶持动作,同时实现了短剧内容与用户的全方位深度链接。
在夯实基本盘的同时,小红书也不断抓住乃至制造着新的机会点。继此前大批“洋抖难民”涌入小红书后,海外短剧正在成为小红书上新的增长点。中文在线、DramaBox等短剧平台纷纷连夜“建号”,海外短剧推广、英文翻译招募帖等相关内容不断。娱乐独角兽注意到,小红书短剧也迅速优化了翻译功能,短剧自带的“双语字幕”吸引到不少喜欢“Chinese dramas”的国际友人前来追更,“when is the next episode?”
一方面拉高产能,高强度“上菜”;另一方面也持续完善着剧内外种草社区的维护、拓宽着短剧产业的发展路径,帮助更多台前幕后主创上桌,实现生态闭环。
无论是用户自主分享、二创,还是官方带头领嗑、玩梗,一整个让观众从剧内嗑到剧外的沉浸式追剧、一嗑到底。而对于短剧行业而言,主打种草与分享路线的小红书平台无疑走出了差异化路线,帮助品牌方探索出更有温度的“种草”方式,实现由下游“产品植入”向上游的“内容创作”进阶,也帮助短剧幕后群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被看见,进一步实现良性循环。
从最初成为短剧从业者发布采买、选角等信息的重要平台,到用户自制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破圈,再到自去年开始小红书发起“薯地聚光灯计划”、“红短剧”计划,持续扶持短剧内容创作者,再到今年上线短剧频道、抢滩短剧春节档......小红书步步深入着对短剧领域的排兵布阵,不断优化其短剧产业链条,从“种草”实现“上菜”,这个春节档,“上桌”的不仅仅是短剧内容,小红书短剧的“差异化打法”也拥有了自己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