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467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好房子”规划建设举措也将分圈层出台,并按区域进行优化。

2月13日,北京日报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已于近日印发。技术要点提出,在平原多点地区率先形成示范,鼓励增加封闭或开敞阳台,允许套内面积较大的住宅在起居室设置一定比例挑空空间,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平原多点地区率先试点

住宅品质的提升与居民日常生活幸福感息息相关。


2024年11月,北京印发《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试行)》,首次提出鼓励在住宅底层设置架空层、鼓励在多层住宅设置开敞阳台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在此基础上,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进一步丰富完善政策内容,制定技术要点,并在平原多点地区即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房山区及亦庄新城率先实施,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可参照执行。


“目前平原多点地区土地供应量约占全市的60%,空间资源和政策资源比较充足。”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地区率先形成示范,将有助于提振土地和住宅市场信心,为市场长期稳定可持续创造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据悉,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好房子”规划建设举措也将分圈层出台,并按区域进行优化。“针对中心城区和生态涵养区的‘好房子’政策将在后期推出,完善政策工具箱,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技术要点共有8项内容,包括按需设置封闭或开敞阳台、鼓励丰富居住空间形式、合理利用底层架空空间、鼓励设置开敞式风雨连廊、增配邻里共享公共空间、跨城市支路空间利用、建筑高度局部弹性管控、鼓励提升建筑立面品质等。


值得关注的是,技术要点提出可增加封闭或开敞阳台,每户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套内建筑面积的10%,进深不大于1.8米。针对封闭阳台、开敞阳台、错层阳台三种不同类型,明确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同时,技术要点允许套内面积超过140平方米的住宅,在起居室设置一定比例面积的挑空空间,挑空部分在要求范围内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


本市鼓励应用新建筑材料以提升建筑品质,对于外立面采用砖石、金属、陶板等耐久性高品质材料的,其饰面层不计入容积率

补充小区公共服务功能

“好房子”不仅要住得舒服,也要有便利宜人的小区环境。技术要点明确,可在小区集中绿地、活动场地附近的住宅建筑底层设置架空层,作为小区公共通道、居民活动空间等使用,补充健身、亲子、阅读、休闲等基础公共服务功能,营造多样化生活场景;鼓励结合小区入口、入户大堂或沿街、街角首层配建邻里共享公共空间,补充快递收寄、便民零售、便民餐饮、会客交流等基础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生活宜居度、便利度。


同时,为了方便居民室外休闲活动,补充室外游憩设施和景观空间,技术要点也提出,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可在小区场地内设置风雨连廊,将相互独立的建筑物或将建筑物与小区内广场、游园等公共空间相互连接。


“除了补充基础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生活烟火气,我们也希望进一步提升小区的形象品质,进而丰富城市空间形态。”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要点增加了居住建筑高度管控的弹性,允许局部上浮,引导形成高低错落的城市天际线。建筑高度局部上浮后,应与周边城市空间环境相协调,避免断崖式高度变化,也不得与文物保护、景观视廊、机场航空净高、微波通道等各项刚性管控要求冲突。

来源丨北京日报

编辑丨汪乃馨 实习编辑 王若愚

图片丨视觉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