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等报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向输美钢铝进口后,当地时间周三(12日),加拿大全部13个省和地区的省长突然组团前往美国,明显向美“求饶”了,13张嘴巴游说美国议员、商业团体和劳工领袖,表达他们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新一轮关税政策的立场。不过,没有例外,这回他们集体又扯上了中国。加拿大省长们并未直接针对关税问题展开强硬反击,而是选择了一种迂回策略——将矛头指向中国。2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本周加拿大各省长集体访问华盛顿,向美释放加方可帮助美方同中方竞争的信息。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中方始终认为,国家间发展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而应有利于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为何他们能如此组团行动呢?原因在于,本周,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自今年3月12日起对包括来自加拿大的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按照一名白宫官员的说法,这将叠加在此前要对大多数加拿大商品征收的25%关税之上。目前后者暂得一月缓冲期,实施时间被推迟至3月4日。而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和铝出口国,累加后高达50%的关税将重创该国相关产业,13省省长集体出访美国是加拿大寻求解决途径的最新举动。报道称,加拿大所有省长齐聚华盛顿的举动“史无前例”,他们试图用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提醒美国,加拿大是美国一个举足轻重的合作伙伴。
加拿大省长们在访美过程中,频繁提及中国,并将其描绘成“共同的经济敌人”。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甚至声称,“是中国想要出口廉价钢铁、廉价铝,破坏美国和加拿大的就业”,并提议加拿大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中国在关键矿产和能源领域的投资。这种策略的背后,是加拿大试图通过迎合美国的对华政策,换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加拿大省长们希望通过强调中加美三方的经济竞争关系,凸显加拿大作为美国盟友的重要性,从而说服美国取消关税。
从短期来看,加拿大省长们的“中国牌”策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关税压力。通过强调中加美的经济竞争关系,加拿大成功吸引了美国政府和商界的关注,并获得了部分支持。 然而,从长期来看,这种策略可能对中加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中加关系因一系列事件已经陷入低谷,加拿大省长们的言论可能进一步加剧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此外,加拿大内部对中国的态度并不一致,部分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省份(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对省长们的强硬言论持保留态度。
加拿大省长们访美“求饶”并扯上中国,反映了加拿大在美加中三方关系中的困境。一方面,加拿大需要维护与美国的盟友关系,避免关税政策对其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加拿大又不得不面对中国这一重要贸易伙伴,避免进一步损害中加关系。但妥协和博弈并非长久之计。加拿大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寻求更加平衡的外交策略。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各国之间发展关系不应当针对第三方,而应有利于促进友好合作。加拿大若想真正摆脱困境,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其外交政策,避免过度依赖“中国牌”,而是通过平等对话和合作,解决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同时修复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