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年轻设计师唐睿璟雅最近为自己的梦想清单画上了一个“大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交互设计专业的她,凭借音乐星探(Talent Search)和记忆地图(Memory Land)两款作品,斩获了缪斯创意奖(MUSE Creative Awards)、伦敦设计奖(London Design Awards)和纽约产品设计奖(NY Product Design Awards)等多项国际荣誉。
作品“记忆地图”截图
交互设计可以“怎么玩”?这位来自重庆的设计师为何能够斩获多个大奖?上游新闻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探秘她的设计之路。
打造“音乐星探”:用数据让潜力艺人走向舞台
在读研期间,唐睿璟雅同时也在一家音乐数据分析公司担任产品设计师。她主导设计了”音乐星探“:一个用流媒体和社交媒体数据来帮助音乐行业发现“明日之星”的平台。
过去,星探们主要依赖观看现场表演等线下方式来寻找潜力歌手。但在这一过程中,星探的个人偏好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最终判断。同时,频繁地去各地观看演出也会给经济公司造成更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而音乐星探平台通过分析艺人在各大音乐与社交平台上的数据,能够更快速、更精准地评估艺人的表现,从而大幅为经纪公司降低成本。
比如平台系统如果基于某一歌手的过往数据判断他或她在来年可能会大火,经纪公司就可以选择尽快与其签约,提前发掘和培养这样有潜力的艺人,在市场上抢占先机。
而对于艺人而言,音乐星探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被发掘和签约的机会,使有才华但可能缺乏资源的音乐人也能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获得关注和机会。此外,音乐星探也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来自各地的艺人都有机会被看到,从而使音乐行业的选拔过程更加包容和多元。
创造“记忆地图”:用虚拟空间留住珍贵瞬间
唐睿璟雅的另一项获奖作品记忆地图,则起源于她的个人情感探索。
“我一直希望能把童年与外公外婆和奶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永久地保存下来,让这些回忆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一直陪伴着我。”唐睿璟雅说道。
记忆地图是一款用虚拟空间承载情感的产品。它能让用户在数字世界中创建属于自己的私人记忆空间。用户可以通过上传照片、音频、文字等多种媒介,将重要的回忆具象化,并借助产品中的三维扫描技术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纪念空间。
“记忆地图可以让用户通过与电子物件以及空间的互动来和回忆中的人和事保持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唐睿璟雅表示道。
该产品的设计注重个性化与沉浸式体验——用户不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放置富有故事的个人物品,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调整记忆场景的视觉风格,使其能更好地符合自己的情感需求。有些用户也许会想让虚拟场景尽可能地还原现实;而另一些用户则可能会选择更抽象的视觉风格,以帮助自己在缅怀过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情感投入,不至于让自己过度地沉浸于其中。
“我们无法留住时间,但科技可以帮助我们以更温暖、更亲密的方式铭记那些珍贵的瞬间”。唐睿璟雅总结道。
什么是交互设计?设计如何让产品更“有温度”?
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唐睿璟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她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更希望能通过设计为用户创造情感共鸣。
“在工作当中,产品经理会关注产品功能的商业价值,而交互设计师的职责则往往是思考如何以最直观、流畅、令人愉悦的方式,将这些功能转化为舒服的用户体验。”唐睿璟雅解释道。
但实际上在通过好的体验高效实现产品功能的同时,交互设计还蕴藏着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的巨大潜力。
“一个好的产品不仅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应该让人能在其中感受到关怀与归属感。界面的色彩、动效,以及各种贴心的细节,都能让人与产品的互动变得更加自然与舒适。当用户打开一个应用时,他们不仅应当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更应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产品设计中包含的贴心与关怀,”唐睿璟雅说道。
未来规划:用交互设计创造更多可能
上游新闻专访唐睿璟雅
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后,唐睿璟雅对未来的方向更加坚定——持续深耕交互设计,探索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为更多人带来创新且富有社会价值的产品。
在唐睿璟雅看来,设计除了是一种功能或审美的载体,更是一种推动文化发展的方式。无论是音乐星探借助数据分析来降低音乐行业的门槛,让更多有才华的音乐人被发现,还是记忆地图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帮助人们保留情感记忆,它们都展示了交互设计的多重人文价值。设计能拓宽机会边界,让更多人能够平等地表达、创造,并被世界看见,同时也能承载情感,在虚拟与现实,过去与当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交互设计是一个我想用心钻研、在其中不断自我打磨的领域。”唐睿璟雅说,“事实上,一个人一生能真正做成的事情有限;对我来说,能够把设计一件事做好、做精,就已经很棒了。”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摄影 周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