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只身在,臭名却永存。往事难回忆,谁人知苦情?何时化蝶去,此身非我身。浩歌暂当酒,老泪流纵横。”这是我军著名叛徒方步舟,1982年平反退休后,在回忆录中写下的一首诗,感叹自己命运的曲折坎坷、往事的不堪回首。



方步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红军师长的任上叛变;十余年后,解放战争将取得全面胜利前,他又选择弃暗投明的起义。叛变是只要自己良心上过得去就行,但他作为我军著名叛徒想起义,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了。

方步舟原名项升平,1900年出生于湖北大冶一乡村。项家虽是农家,但家中颇为殷实,项父又是知道读书重要性的,便缩衣节食地供儿子上学。方步舟天资聪颖,读书还用功,除学堂课本上的东西外,外面世界的其他事物他也主动找人了解。

1920年,方步舟成功考入武汉外国语专门学校(后改名湖北省立文科大学)。在校期间他接触进步思想,心生投身革命的信念,并经人介绍入党。黄埔军校成立后,方步舟南下考取,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20军做排长。

还是基层军官时,方步舟就展露出不一般的军事才华,带领一个连牵制住敌军一个团——借助了有利地形。1927年“四一二”后,方步舟选择追随贺龙的脚步,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失利后,他也不气馁和不放弃,继续追随朱老总和陈毅,转战井冈山。



在井冈山,部队编制被压缩,方步舟原来是营长,上山后只是班长了。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方步舟一个小小的班长,在一次以寡敌众的战斗后,得到毛主席的赏识。之后,不到两年时间,他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团长了。

方步舟性格上的缺陷,毛主席早就发现,并多次进行谆谆教导,希望他能改正,能信念坚定地走在曲折的革命道路。在革命大形势不佳时,方步舟能把握自己、保持自己;但在自身遭遇考验和困难时,却迷失了方向,不知该何去何从好。

方步舟不只在军队中奋战过,他还在地方做过组织和行政工作,如鄂东特委组织部长、鄂东南道委书记、湘鄂赣省委巡视员等等。最主要的是,他还做过一支传奇的部队——红16师政委、师长。

红16师的前身是16军,16军成立于1930年下半年的一打长沙后;红16师还是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以后,唯一留在长江以南的红军正规番号师。



红16师的传奇不止于此,它经历过三次重建。第一次是1934年初,部队遭遇敌人围攻,伤亡惨重,人数缩减十倍。方步舟临危受命,领导部队,主持重建工作,他通过到农村讲故事的方式征兵,不到三个月就把部队重新拉起来了。

第二次是1935年夏天,蒋介石集结重兵发起围剿,部队再次遭到重创,兵力再次减至不足千人。方步舟当机立断,率领余部转入敌后进行游击战,并建立起多个小型游击根据地。

第三次重建发生在1936年初,方步舟将部队彻底分成若干支小队,分散到各地独自发展。部队因此迅速恢复到鼎盛时期的三千多人。红16师在方步舟的带领下,成为一股越挫越勇、令敌人毫无办法的劲旅。

经历过这么多坎坷磨难,方步舟对革命、对红16师的感情应当非常深厚才对,但是为什么会在西安事变前后、苦尽甘来的全面抗战开始前,选择叛逃国民党军呢?



据当时是红16师政治部主任、建国后担任济南军区第一政委的谭启龙说,方步舟叛变投敌,跟1937年2月在三界尖的一次会议有关。会上,方步舟被指犯“右倾”和“分散主义”错误。在经过检讨后,还被撤销16师师长职务,并表示还要开除党籍。

方步舟对此太不能理解了,撤销职务可以,但开除党籍是哪般?他想不通,更理解不了,遂选择逃跑投敌。与方步舟同时受到类似处分的还有钟期光(湘鄂赣红军“五巨头”之一),他客观指出这样的处分是过火斗争、激化矛盾了,但方叛逃一事,主要是他自身经不起考验,由自己负责。

方步舟作为红军的高级干部,又是鄂东南苏区创始人之一,竟然在1937年叛变投靠国民党,影响相当恶劣的同时,也让人感到无比惋惜。



据说方步舟离开红军后,曾向国民党高层提出,自己不跟红军作战。不过在他担任国民党军第8游击纵队司令时,麾下部队还是跟红军部队交了手。后来,他因保护地下党,遭到过国民党政府的逮捕、判刑,具体细节不为人知。

1949年4月,方步舟率领近千人起义,对面是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时任兵团司令王建安和政委谭启龙很是纠结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这个红军著名叛徒。经过一番思量,他们一致决定把这个难题抛给野司。



陈毅获悉此事后,开会研究,作出“将功折罪,既往不咎”的处理结论。建国后,方步舟历任安徽省宣城农场副场长、南京市民政局副科长、青龙山农场生产科副科长兼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方步舟于1990年走完曲折又传奇的一生,享年90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