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1日在白宫会见到访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讨论巴以等问题。

  会见中,特朗普再次表明了他的态度,即被摧毁的加沙地带应由美国"接管",当地巴勒斯坦人应移居到包括约旦在内的第三国。

  在特朗普看来,"这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随着美国控制这片土地,中东将首次实现稳定"。但他再次拒绝具体说明如何接管,只说将把加沙置于"美国的权威"之下。

  阿卜杜拉二世则建议特朗普耐心等待其他方案,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操之过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但在会见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阿卜杜拉二世的态度变得更为直接:约旦重申反对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的坚定立场。

  "这是阿拉伯世界的统一立场。在不驱逐巴勒斯坦人的情况下重建加沙,并解决那里可怕的人道主义危机,应该是所有人的首要任务。"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截图

他刚说能"搞定"埃及就被泼了冷水

  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首次会见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而从其最新表态来看,他并未降低有关美国"接管"加沙的调门。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近期,特朗普围绕加沙地带的未来安排频频抛出争议性言论,引发全球舆论大哗。

  本月4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后发表声明,首次公开提出"清空加沙"设想,并希望埃及和约旦这两个最早与以色列建交且与以色列接壤、又接受美国援助的阿拉伯国家接收并"暂时"或"长期"安置加沙的巴勒斯坦人。

  他还进一步宣称,美国将"接管"并"拥有"加沙地带,将其重新建设为"中东的海滨度假胜地",而居住在加沙的220万巴勒斯坦人应被迁往别国安置。

  本月10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受美媒采访时进一步表示,根据他接管并重建加沙地带的计划,巴勒斯坦人将"无权"返回加沙。

  "他们会得到更好的安置,我将为他们打造一个永久居住之地。"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连日来,这个计划引发外界广泛担忧,不仅遭到巴勒斯坦以及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多方谴责和反对,在美国国内也应者寥寥。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频道和舆观调查公司公布的最新联合民调结果显示,仅有极少数(13%)的美国受访者支持特朗普关于美国"接管"加沙并驱逐当地巴勒斯坦人的想法,多达87%的受访者对此表示反对或不确定该计划是否正确。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尽管遭到普遍抵制,特朗普在会晤约旦国王时仍自信地表示,"我知道我们将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我相信,与埃及达成接收加沙巴勒斯坦难民协议的把握没有100%,也有99%"。

  但马上,这种自信就被泼了冷水。

  埃及外交部11日晚发表声明说,将于近期提出埃方关于重建加沙地带的设想,但该设想的基础是让巴勒斯坦人留在加沙地带。

  12日,埃及总统塞西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进行了通话,双方重申加沙重建的基础是不将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迁至别处。


法新社报道截图

"这个想法不会实现,但会产生严重后果"

  特朗普的"清空"和"接管"加沙计划,不可避免地给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本就脆弱的停火协议注入更多不确定因素。

  日前结束了访美行程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回国后便对特朗普提出的加沙方案大加赞赏。

  他还称,以美双方一致认为,以色列为战争所设定的目标必须实现,包括消灭哈马斯,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美国《防卫邮报》报道截图

  有了美国的加持,以色列近期动作频频。

  哈马斯方面10日指责以色列违反停火协议,宣布推迟原定于15日进行的被扣押人员释放安排。

  对此,美国率先发出威胁。

  特朗普10日在白宫接受采访时称,如果哈马斯不能在15日中午前释放被扣押人员,就应取消加沙停火协议,从而"打开地狱之门"。


美国《时代》杂志报道截图

  这一表态再次受到以色列方面的热烈欢迎。

  继以色列安全内阁11日就"重新投入战斗"作出一致决定后,以国防部长卡茨12日再次重复了特朗普的威胁:如果哈马斯15日前不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地狱之门将被打开"。

  卡茨还称,重新爆发的战斗强度与停火前相比将有所不同,并将一直持续到哈马斯被彻底击败以及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获释。


《以色列时报》报道截图

  哈马斯12日则针锋相对地表示,不会接受美国和以色列发出的威胁。

  美联社的报道就此警告,如果未能就更为复杂的加沙第二阶段停火达成协议,巴以可能在 3 月初重燃战火。


美联社报道截图

  英国广播公司发文评论称,当前的复杂局面很大程度上源于特朗普发表的一系列无视加沙巴勒斯坦人利益诉求的争议言论。这些被内塔尼亚胡称赞为"打破常规"的新颖想法虽然不太可能实现,但却会产生严重后果。

  文章直言,特朗普的相关言论可能会鼓动以色列的极右翼等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强行夺取加沙地带,而一些巴勒斯坦武装团体也认为有必要对以色列重新动用武力,来回应特朗普的表态。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