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上海越剧院的新编越剧《重圆记》在宛平剧院上演。给观众带来一场唯美的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带来一个关于爱情与坚守的温暖故事。
首演当晚,宛平剧院大厅里的桃树上挂满了手写祈福礼卡,与元宵夜美好氛围相得益彰。许多观众早早前来,手持《重圆记》宣传册在装置前拍照打卡。观众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越剧,尤其喜欢“徐派”和“王派”,了解到《重圆记》老戏新排后,很早就买好了戏票,就想看首演。
“据我所知,我们‘90后’‘00后’中,也有许多戏迷。”观众丁女士是一位“90后”,是越剧的忠实粉丝,她认为,《重圆记》是一个爱情故事,适合吸引新“粉丝”,“故事很简单,但是有杨婷娜和李旭丹两位老师的精彩演绎,肯定能打动年轻人。”
越剧《重圆记》改编自“破镜重圆”的故事,讲述陈朝末年,驸马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因战乱分离,夫妻将铜镜一分为二,各执一半,约定他日上元佳节卖镜于市,寻找彼此。公主被掳至长安,没入隋朝重臣杨素府中。徐德言年年以半面铜镜为凭,苦苦寻妻,历经重重阻碍,终于破镜重圆。剧中,杨婷娜饰演的徐德言是一位温文尔雅的江南才子,李旭丹饰演的乐昌公主则展现了女性的坚韧与智慧。
在编剧罗周看来,人类情感看似柔软纤细,实则坚韧有力,甚至在烽火中越发熠熠生辉,“希望《重圆记》能让人们再次相信爱情,往后余生都能感受到爱的坚韧、温柔与暖意。”导演童薇薇说:“越剧向来擅长诠释爱情的千般模样,愿走进剧场的观众,能从中汲取爱的力量。”
徐派小生杨婷娜演过很多才子佳人戏,演驸马还是第一次,她还记得拿到《重圆记》剧本时的惊喜,“它非常适合越剧表现。徐德言也特别可爱,学识渊博,风流倜傥。两人离散后,他对爱情的坚定和执着太令人感动,能给当代人启发和共鸣。”
对李旭丹来说,演公主也是第一次。为此她研究吕瑞英的《打金枝》,看《大明宫词》《罗马假日》,寻找公主的感觉,“公主多傲气,爱用下巴看人。乐昌不一样,从小非常清醒,她自己选驸马,温婉中有着坚毅的脾性。”李旭丹参考了很多历史资料,“人物风格要符合历史,要根据宽袍大袖的戏服重新设计身段。”
在保留越剧传统唱腔和表演风格的基础上,《重圆记》唱腔设计金良融合多种越剧流派唱腔,充分展现了越剧艺术的丰富性。王清在剧中饰演杨素,她将“尹派”唱腔的深沉与儒雅融入角色,展现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舞美设计胡佐为《重圆记》构建的舞台空间围绕“重圆”二字,从“圆”展开、以“圆”结尾,展现“破镜终将重圆”的美好愿景。行走在“圆”中的人,秉承魏晋之风,服装浓烈的色彩搭配和细腻的花纹图案,也提升了作品整体氛围感,把越剧的浪漫婉约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了解,《重圆记》将在宛平剧院持续演出至2月14日,从元宵节演到情人节。
记者:王永娟、陈文卿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