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收藏行业:一个人赚钱,十个人亏钱。虽然话有些绝对,但“认知差别”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现实确实有大量“外行”的人眼里只有钱,一切知识都来源网络,书是一本都不看。
就像网上爆炒的那些硬币纸币,什么“麒麟号”、“错版币”、“评级币”,大家都知道这跟玩股票一样,炒概念而已。进去了就是“输赢自负”,可偏偏总有人觉得必须挣钱才不是骗局,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乱七八糟老物件
要么就老老实实存钱,什么玩法都别参与。想突破自身局限的话,就必须学起来。如果你看到网上介绍“值钱”的文章,只会说一句“我家里也有”,那么你在别人的眼里就只能是韭菜。
只有自己了解行情,能把一件藏品的出处、存世量、文化知识、包浆和工艺细节等都说清楚。才有机会碰到“行内人”,才有卖出去的期望。
收藏是为了自己玩,跟钓鱼一样图个开心。但如果想卖,那么要学的东西丝毫不少。
一、像章
大量像章
红色收藏是对那个年代的纪念,是对毛主席的敬重,本不应该谈论市场价值。但商业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收藏爱好者越来越多,某些品种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升值。
一旦玩家人数达到一定数量,那么“炒作”就随之而来。网上随便一搜,什么价值百万能换一套房之类的数不胜数,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过去像章每家每户都有,数量巨大,大部分“铜铁铝铅镍”材质的像章,如今也就几块钱而已。
花边大海航行东方红像章
真正价值高的,要么就是金银材质的大型贵金属像章,要么就是花边大海航行东方红、三个里程碑等“十大名章”,可自行搜索相关介绍。还有一些特殊纪念的像章,因为发行量极少所以价值高。
可以购买相关书籍逐一对照,就跟古钱币书籍对版别一样。还要经过专业机构认证,最好能评级入盒,然后进入相关的平台或圈子,这样才能卖出去。“十大名章”个个价值数万甚至几十万,那是圈内达人才会出的价格,他们可不会随便出手买下,必须保证“安全”。
二、粮票
普通粮票有价无市
在特定年代,粮票是必需品,每家都有否则无法正常生活。这也代表粮票的数量巨大,现在一些人经常拿出几千上万张,那么几乎就是“有价无市”了。
你想卖,别人家里也有,那么卖给谁?对于粮票爱好者来说,他们只会收藏特定品种以提高身价。
全新未拆封
现在的粮票收藏分为两种,第一是收藏图中这样全新品相的粮票,原封未拆,市场价好几万。里面动辄数万张,千万不能拆,一旦拆开价值跌一半以上。
衍生的收藏方法是“大全套”,比如全国通用粮票、地方通用粮票,查好资料看看有多少种。然后把所有品种全部集齐,品相接近全新,装在册子里。这样的话勉强能卖个上千块钱。
票样
另一种收藏方法就是“票样”了,其实和钱币的试铸、样币差不多概念,就是未发行流通,所以数量稀少。但因为如今假货比较多,要通过多种专业鉴定才不会有价无市。
然后和其他国产一样,军用的特殊票样价值最高,如果是建国以前的“文物”级别,那么更上一层楼,数万元也不再话下。
三、手表
普通国产老手表
手表收藏其实是个大圈子,中外那些奢侈品手表,都是中产乃至有钱人的最爱。什么劳力士、百达翡翠、江诗丹顿之类的,因为本身溢价就很高,成了古董之后更上一层楼。
而普通手表,像国产的上海牌、海鸥牌、天王表之类的。如果是当年在商场柜台买的批量生产“大路货”,那么如今就算品相完好也就卖个数百元的情怀价,品相不好那就当普通的卖了。
上海17占防震手表 大连博物馆藏
真正价值高昂的,要么本身就是奢侈品,要么存世稀少纪念意义很大。比如海鸥黑盘陀飞轮金表、陀飞轮鳄鱼皮镶钻手表、天王石金叶石英表等,这种本来就是对标国外手表的奢侈品,成为古董后价值翻番。
另一种就是存世极为稀少,比如图中这款上海17占防震手表,全品价值超过50万。背景是1959年在苏联援华专家指导下,制造了这款手表,然而还没大量投入生产苏联专家就突然撤走,只有极少数流入民间。而且如今民间全品相的极少,因此才如此昂贵。
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老物件,哪怕过去家家都有,但总有那么一些特殊品种在收藏界脱颖而出。真正能发现它们的,是高手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