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选了胡亥?一份出土竹简指出,司马迁让赵高和李斯背锅两千年
两千年来,司马迁的《史记》早已定论:赵高和李斯密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扶持胡亥继位。然而,一份出土的竹简,却揭开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胡亥的皇位,或许根本不是阴谋的产物,而是秦始皇亲自决定的。
这意味着,赵高和李斯,可能白白背了两千年的黑锅!如果这是真的,那这场秦朝宫廷权斗的叙述将彻底颠覆。
那么,胡亥是如何登上皇位的?赵高和李斯真的是幕后黑手吗?还是另有隐情?
不在场的赵高
《史记》记载,赵高与李斯联手篡改秦始皇的诏书。然而,出土的竹简证实,赵高当时并未在场,他根本没有机会篡改遗诏!
赵高当时身在咸阳,距离秦始皇病逝之地遥远。他甚至都没能第一时间得知皇帝驾崩的消息,又怎么可能提前策划一场篡位阴谋?
但为什么后世会认定赵高是幕后黑手?这或许与他后来的行为有关。他在胡亥继位后掌控朝政,大肆排除异己,最终逼死李斯,自己也死于宫廷政变。这让他成为了最便于背锅的那个人。
胡亥上位,扶苏身死
司马迁的《史记》在《始皇本纪》中说,胡亥是篡改诏书登基的;但在《蒙毅列传》中,又提到秦始皇对胡亥格外宠爱,将他视为继承人培养。
这自相矛盾的记载,令人疑惑。
出土的竹简在这一点上提供了新的证据:秦始皇确实同意立胡亥为继承人。
这意味着,胡亥的皇位,并非政变的结果,而是秦始皇的真实意愿。
胡亥继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处死扶苏。
信使快马加鞭,奔向北方的边疆。扶苏正在军营中巡视,忽然听见急促的马蹄声。他皱起眉头,转身看向来人。
“陛下有诏,扶苏自尽。”
他颤抖着接过诏书,眼睛在昏暗的烛光下扫过那几个冰冷的字。他的嘴角微微抽动,似乎想说什么,却最终闭上了嘴。
他缓缓拔出佩剑片刻后,鲜血溅落在地,他的身体缓缓倒下。
胡亥的皇位,从此再无威胁者。
竹简中的真相
汉朝建立后,为了确立自己的正统性,极力丑化秦朝,这种政治需求,影响了后世的史书书写。
司马迁身处汉朝,难免受政权立场影响。他在《史记》中,描绘了一个阴谋篡位的故事,这个版本流传了两千年,最终成了公认的历史。
但如今的竹简告诉我们:也许,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北大收藏的《赵正书》竹简,与湖南出土的秦简,均显示胡亥的继位是秦始皇的决定。
这意味着,赵高可能并未篡改遗诏,而是忠实执行了秦始皇的安排,李斯并非背叛始皇的奸臣,而是按照遗诏辅佐胡亥。
胡亥的皇位并非非法,而是秦始皇生前就已决定的,但胡亥继位后,的确走向了残暴统治,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两千年的偏见,正在被考古发现逐步推翻,真正的历史,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也更加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