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之城哈尔滨参加体育赛事,怎么会少了音乐做伴。亚冬会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还是亚洲各个国家文化的一次大聚会和大融合。来到哈尔滨的亚洲各国嘉宾和参赛运动员,除了体育赛事,还参与到更多文化活动中,深切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哈尔滨音乐家们献上音乐盛宴

11日傍晚,乐享聆风室内乐团萨克斯风重奏音乐会《花好月圆》在老会堂音乐厅举行。坐在台下聆听音乐的是来自亚冬会花样滑冰裁判组的十余位裁判官。“由于花样滑冰12日才正式开始比赛,裁判们在组委会的安排下在哈尔滨游览,我们是当天的最后一个活动。”乐团负责人周洋说,现场我们6个萨克斯手,还有旅美青年钢琴家李力豪为嘉宾演奏了5首国内外音乐。我们选取的曲目都是国内外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比如美国民谣、中国民乐等。我们特别为他们准备了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因为他们都是花样滑冰的裁判,在比赛中一定会经常听到国内外各种圆舞曲配乐。果然,在现场演奏过程中,他们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所有人都挥动手臂跟我们摇摆互动,还拿出手机拍照录像。





亚冬会花滑裁判官在哈尔滨聆听音乐

最后一个曲目,乐团准备了中国传统民乐《花好月圆》。“在演奏之前,我们向来宾介绍说,明天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家家户户团团圆圆的日子,而这首歌曲正象征了美好和团圆。同时,我们也预祝各位嘉宾元宵节快乐,在哈尔滨顺顺利利。”周洋说。


周洋(左)和萨克斯团乐手们

虽然音乐活动时间只有40多分钟,但给嘉宾带来了非常独特的观赏体验。周洋说,“演出结束后,嘉宾说能在哈尔滨看到萨克斯专场演奏感到非常惊喜,因为这种演出形式即便是在西方音乐发达地区也并不常见,足见哈尔滨音乐之城名不虚传。非常感谢哈尔滨的音乐家们带给他们的音乐之旅。”

中国香港滑雪小将冰城秀大提琴

10日傍晚,刚刚结束亚布力高山滑雪的17岁中国香港滑雪运动员吕建博在哈尔滨施坦威音乐沙龙上与哈尔滨小朋友们分享了他在赛场内外的感受,还现场演奏了大提琴《送别》。吕建博从3岁开始学习钢琴,后来又学习小提琴、大提琴,12岁开始滑雪,15岁走上专业道路。“我爸爸曾是国家队速滑运动员,他特别希望我能走上滑冰专业道路,但我觉得滑雪更有满足感,尤其是高山滑雪。”吕建博说,我想告诉各位小朋友的是,人生的选择有很多,我们只有亲自去尝试,才知道我们真正喜欢什么。


吕建博在亚布力高山滑雪比赛中

吕建博说,在比赛和训练中身上也受过各种伤。即便如此,因为心中热爱,我还会坚持下来。

“哈尔滨是我们的福地。”吕建博说,这是我专业滑雪的第二年,参加如此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取得的资格。这次在亚布力比赛,排名虽然在58名参赛选手中排名32,但是已经是我个人的历史最好成绩,而且能够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哈尔滨亚冬会上,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不光他自己,他所在的中国香港高山滑雪代表队也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



吕建博和小朋友在音乐沙龙后合影

在哈尔滨,

比赛和生活都留下暖心记忆

吕建博并不是第一次来哈尔滨,不过第一次来的时候还小,没什么印象。“这次来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人都好热情,我刚来的时候,志愿者一路帮我们提行李,还嘱咐我这里冷,千万不要感冒影响比赛。”

这次参加亚冬会,吕建博虽然没有获得奖牌,但他拥有一条同样金光闪闪的纪念徽章牌。亚冬会组委会贴心地为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队员准备了带有各个国家标志的纪念徽章。“我们在比赛之余互相交换纪念徽章。你看,我这上面有中国队的,伊朗的,蒙古国的,“滨滨”“妮妮”的,其中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的徽章特别抢手,因为它可以滑动,泰国的上面有一个金色的小象,也很漂亮。”吕建博说。




中国香港高山滑雪队运动员吕建博给哈尔滨的小朋友们介绍亚冬会徽章

“开幕式那天,我坐大巴从亚布力赛区到哈尔滨参加开幕式,路上沿途的风景和建筑都很美。”吕建博说,由于参加比赛,对饮食都有严格的限制,因此之前没能尝尝本地美食。比赛之后,我会到各处走走看看,感受哈尔滨的人间烟火气。


吕建博(左)与队友在亚布力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万佳

编辑:刘奕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