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在全球影坛掀起了一阵风暴,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当《哪吒2》在北美市场上映时,曾以北美IMAX首日票房狂揽870万美元的成绩惊艳众人。而好莱坞却连夜修改了游戏规则,第二天全美85%的IMAX厅突然换上了《美国队长4》,这种急转弯式的排片打压,尽显其对东方神话崛起的担忧,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就是不能让东方神话动摇超英宇宙的霸权,哪怕观众对《哪吒2》青睐有加也绝不手软。
欧洲市场的反应也颇为荒谬,法国院线以“字幕翻译不达标”拒映《哪吒2》,德国媒体集体沉默,意大利甚至将其归入“儿童动画”限时放映,这种应激反应,恰似当年清廷将蒸汽机视为“奇技淫巧”,只不过这次,闭关锁国的是自诩开放的西方一些国家。
但这些打压和偏见并没有阻挡《哪吒2》前进的步伐。国内观众用实际行动给予了强力支持,影片单日票房破4.2亿,IMAX厅上座率高达98.7%,就连农村影院都出现了包场学《易经》的独特场景。
海外华人也不甘示弱,自发组织“哪吒快闪”,在时代广场大屏循环播放敖丙冰封四海的镜头,将东方美学深深烙印进西方视野。
从技术层面来看,《哪吒2》更是实现了逆袭。1.3秒的元神出窍镜头,动用了NASA同款流体模拟算法;申公豹的每根毛发都有独立动力学模型,渲染耗时抵得上一部30集电视剧。这些硬核科技让迪士尼动画总监看完样片后都失眠整夜,充分展现了中国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文化层面,《哪吒2》引发的博弈进入了深水区。当敖丙说出“天道不公便逆天而行”时,西方影评人从中读出了对单极秩序的挑战。
纽约大学教授在专栏中写道:“这不是电影,是文明范式的降维打击。”电影公司的高管们也意识到,阻挡中国故事传播的,从来不是语言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TikTok上#FreeNezha话题播放量突破17亿次,Z世代用meme和cosplay冲破了媒体封锁,印证了导演饺子“真正的文化输出,不需要跪着求认可”的预言。
如今,《哪吒2》票房成绩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月13日下午14点,票房已突破98亿元,成功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20,也是Top20当中唯一一部中国电影。
猫眼专业版最新预测数据显示,《哪吒2》的总票房将达到160亿元,届时《哪吒2》将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第1名,并在全球电影票房榜中排名第5,仅次于《泰坦尼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