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妃甸这片充满活力与发展潜力的土地上,有一位用照片留下时代光影的艺术家——李志信。



李志信,1955年出生于河北曹妃甸。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在摄影艺术的领域里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贡献。
李志信的摄影生涯,如同一场与曹妃甸发展历程紧密交织的奇妙旅程。他用手中的相机,如同一位忠实的记录者,捕捉着曹妃甸在时代浪潮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曹妃甸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李志信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片土地上即将发生的巨变,他拿起相机,开始了对曹妃甸变迁的记录。在他的镜头下,有曹妃甸港口初建时的模样,那是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时刻,港口的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生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用镜头定格了大港发展起来后的宏伟景象,巨大的货轮停靠在岸边,吊车挥舞着臂膀装卸货物,繁忙的港口展现出曹妃甸蓬勃的发展态势,与初建时的照片形成了鲜明对比,见证了曹妃甸从一片荒芜到繁荣昌盛的华丽转身。
曹妃甸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也是李志信镜头下的常客。他拍摄的《秋林如画》,将曹妃甸秋天的树林展现得如诗如画,金黄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仿佛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美得让人陶醉。还有《霞光在呼唤》,那绚丽的晚霞映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是大海与天空在进行一场深情的对话,让人感受到曹妃甸自然之美的震撼。在他的作品中,人们还能看到曹妃甸独特的民俗文化,如蚕沙口妈祖庙会的热闹场景,人们身着盛装,虔诚地祈福,古老的文化传统在他的镜头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除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李志信也关注着曹妃甸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百态。他的作品《收获》展现了农民们在丰收时节的喜悦笑容,金黄的稻穗堆满了场院,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体现了曹妃甸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翔》则以独特的视角,拍摄了一群孩子在广场上放风筝的场景,孩子们奔跑着、欢笑着,手中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象征着曹妃甸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
李志信的摄影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历史价值。他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曹妃甸时代发展的一个切片,串联起来就是一部生动的曹妃甸发展史。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摄影作品展中,他的作品《魅力大学城》让人们看到了曹妃甸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华北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曹妃甸落地生根,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青春活力。在“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大家拍”曹妃甸群众摄影作品展中,他的《夕阳挽秋》《细无声》等作品,又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曹妃甸在新时代的美丽画卷。
如今,李志信依然活跃在摄影的道路上,他用镜头继续记录着曹妃甸的每一个瞬间。他的照片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曹妃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曹妃甸、爱上曹妃甸。他是曹妃甸的光影诗人,用镜头书写着这片土地的辉煌篇章,用照片留下了永恒的时代光影。

来源:曹妃甸民俗文化协会 张晶 李宗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