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养老幸福餐厅获老人点赞。

时光记录发展的足迹,岁月镌刻奋斗的年轮。5年来,泰州市民政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兜牢民生底线方面用心用情

5年来,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上,泰州市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等制度,各类社会救助标准实行自然增长,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830元/人·月,全市共保障低保对象22038户31753人,特困人员25192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7502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9871人。

为深入推进救助改革,线上建成泰州市智慧救助平台,2024年推送主动发现预警信息8.7万条,受理群众申请2.1万条,完成掌上核查1.8万户次,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8.2万批次,进行政策计算3.97万次,新增低收入人口2873户4172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被评为江苏民政数字化转型“最佳应用”。线下强化政府购买救助服务,在乡镇(街道)慈善和社会工作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创建12家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双示范站”,完善困难群众关爱巡访机制,入户走访5.92万人,摸排各类服务需求6.87万个。加强与住建、供电、慈善总会等部门联动,深入实施“冷暖有助”“兜底监护”“留泰圆梦”等“泰有爱”系列项目,为困难群众消除用电安全隐患327个,落实电费减免政策4.48万户,赠送电费11.42万元,更换燃气灶管阀1.88万套(台),安装空调178台,实施危房改造79户。联合卫健委、第五人民医院共同实施精康服务指导项目,创成19个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为601名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服务。

2019年以来,泰州市创树“泰有爱·幸福童享”品牌,探索形成“3+4+N”困境儿童精准排查保障“泰州模式”,排查登记在册困境儿童9015名,全部纳入保障,得到全国推广。泰州市牵头出台省地方标准《困境儿童风险评估服务规范》,在全国率先编制《泰州市困境儿童分类服务指导手册》。连续6年开展“千社联动·幸福童享”新春关爱行动,连续4年开展“幸福童享·点亮心愿”活动,每年为万余名困境儿童送上新春大礼包、圆梦微心愿。承办首届江苏省村(居)儿童主任实务技能竞赛决赛,泰州市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泰州市民政局被命名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泰兴市承接民政部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为全省唯一;兴化市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

在养老关爱服务方面主动作为

为强化养老制度设计,泰州市政府召开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制定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提出“1234”工作思路和“1+6”一城一品养老服务创新主题,细化26项养老服务重点任务,推动颐养住区、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均衡发展。

在推动完善养老设施布局过程中,泰州市已基本形成从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需求到精神文化需求的多类型养老服务项目体系。通过建设养老机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泰州市建有养老机构158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9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12家,老年助餐点372个、助浴点24个,为2.1万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每年接受上门服务的老年人达24.6万人,泰兴市、姜堰区、靖江市入选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

5年来,泰州市积极培育养老产业主体,坚持“机构+中心+上门服务”链式发展思路,招引品牌化、连锁化经营主体运营,成功引入12家全国知名机构、培育28家本土综合性服务组织,投资近10亿元推进18个养老重大项目,初步搭建起门类齐全、覆盖广泛、服务多元的经营主体骨干网。投资3亿元的市福利中心二期(首期)工程顺利完工,并委托越秀朗高运营,福利中心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为提升养老服务质效,泰州市线上以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平台为支撑,实现养老电子保姆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和养老便民热线“四路联通”,实现尊老金“免申即享”,16.46万人通过系统实名认证,系统监管资金发放7447万元。线下组建养老服务联盟,汇聚750家线下服务商,加上4000名助老员和160名银发顾问组成的线下服务团队,让老年人享受到“身边、家边、周边”服务。同时,每年投入福彩公益金和慈善资金230万元,连续4年免费为60周岁以上特定人群和80周岁及以上人群提供“牵手夕阳”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推动专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省内率先成立养老护理员协会,建立“江苏省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定和职业技能大赛,泰州通过培训考核的养老护理员达7000人,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221.56万元。

在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持续发力

5年来,泰州市实施两期“星火成炬·双助四促”项目,引导64个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6.35万人受益。引导和推动全市38家行业协会商会减免、降低收费,375家企业受益,减轻企业负担332.2万元。实施“慈善项目精准对接”专项行动,编制慈善需求清单和慈善需求项目承接清单,实施一批精准对接的公益慈善项目,累计支出善款3.15亿元。打造“泰有爱·慈善一日捐”“公益慈善夜市”等品牌,开展“99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从“渠道端”“营销端”“管理端”三端靶向发力,创新做好福利彩票销售,近5年福彩销售22.6亿元。

为强化殡葬服务保障,在全省率先开展“村墓镇管”试点,推动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建设,开发96444殡葬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殡葬服务供给。泰州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和兴化市殡仪馆改扩建一期圆满完工,泰州市本级、姜堰区和泰兴市殡葬改革先后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泰州持续加强地名规范管理和地名文化建设,完成市县两级《标准地名录》编纂,入选省红色地名16个、省地名文化遗产21个。规范稳妥完成泰兴、姜堰、兴化等地行政区划变更工作。

不断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泰州市6个婚姻登记处坚持依法行政,婚姻登记合格率持续100%。有序推进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海陵区、泰兴市和兴化市创成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市(区)。

(苏民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