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媒报道,泰国媒体《The Nation Thailand》消息,泰国特案厅(DSI)要求对克伦边防军(BGF)的三名领导人——上校苏奇督、中校苏穆栋和中校苏丁温发出逮捕令,但负责人口贩卖案件的检察官认为证据尚不充分,暂不能发出逮捕令,决定进一步收集证据。




本周早些,泰国特案厅(DSI)副局长 Pol Lt-Col Surawut Rangsai 及其团队与负责第一起人口贩卖案件的特别检察官Sakda Klairomsai会面,要求对包括上校苏奇督在内的三名BGF高层发出逮捕令,怀疑他们与边境地区的贩卖人口活动有关。

随后,负责调查边境地区人口贩卖案件的检察官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让法院发出逮捕令。

因此,检察官建议DSI 在向法院申请逮捕令之前,应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并收集更多证据。《The Nation Thailand》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调查人员表示,只有在提供了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法院才会批准逮捕令。如果法院批准逮捕令,调查人员就将开展进行逮捕行动。

小编向打击梳理一下,相关事件的背景和关键信息:

2022年5月至8月,8名印度公民被巴基斯坦“经纪人”以泰国电话营销工作为诱饵,骗至泰国素万那普机场,随后被转运至泰缅边境的来兴府湄索县,最终由一家泰国公司车辆送至缅甸妙瓦底。受害者抵达后遭暴力控制,被迫从事电诈活动,反抗者遭受殴打、电击和监禁。最终家属支付赎金后,受害者才获释,并得到泰国特案厅(DSI)协助。

泰国警方调查发现,一家泰国公司负责接送受害者,妙瓦底克伦边防军则是参与了缅甸方面的土地租赁,而克伦边防军最高领导人便是苏奇督,遂泰国警方申请对其发出逮捕令。

泰国司法部门的行动与挑战

证据不足的困境:尽管DSI提交了案件证据,但总检察长办公室认为需补充调查,尤其是涉及境外犯罪的取证难度较大。案件目前由检察官与DSI联合调查小组推进。

法律与地缘障碍:苏奇督作为缅甸地方武装领导人,泰国在缅甸并无执法权。泰国需通过东盟机制协调缅甸合作,而缅甸军政府对地方军阀的实际控制力有限,进一步增加了执法难度。

妙瓦底因地理位置特殊(紧邻泰国)且受克伦边防军控制,成为东南亚人口贩卖与电诈的核心枢纽。园区通过虚假招聘诱骗多国公民,受害者包括印度、中国、巴西等国人员,被迫从事诈骗、性剥削或强迫劳动。例如,2022年9月,300名印度软件工程师被贩卖至此,类似案件屡见不鲜。

2024年底,中泰警方合作捣毁一个跨境人口贩运集团,抓获12名嫌疑人,显示区域协作的初步成效。

中国近期与东盟国家外长会晤,推动针对妙瓦底犯罪问题的联合行动。

2025年2月12日,缅甸向泰国移交260名妙瓦底受害者,表明泰缅合作加强,但核心犯罪头目仍未落网。

此次逮捕令的暂缓暴露出跨国犯罪治理的复杂性: 一、证据链要求高,需整合多国司法协作,尤其是缅甸军政府与地方武装的矛盾可能阻碍调查。 二、经济与政治博弈,妙瓦底的犯罪网络涉及洗钱、土地租赁等利益,泰国反洗钱办公室已介入追踪资产,试图切断其经济命脉。 三、国际舆论压力,若泰国能成功清剿妙瓦底电诈集团,将极大震慑东南亚犯罪集团,反之则可能削弱区域反诈合作的公信力。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泰国需强化与缅甸、中国及东盟的联合执法,同时利用多种资源与技术监控和打击犯罪,才能从根本上瓦解妙瓦底的犯罪生态。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和缅甸中文网一起看缅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