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福建省连江县丹阳镇山边村的福州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一排排整齐的育苗架上,绿油油的西瓜苗、苦瓜苗、辣椒苗正茁壮成长,展现出勃勃生机。
工人搬运种苗
大棚外,工人们动作麻利、配合默契地搬运种苗,确保每一株种苗都能以最佳状态交付到农户手中。“这次我预定了2万株左右的种苗,昌育的苗质量好、成活率高,我已经连续七八年在这儿购买了。”来自长乐的农户张大哥满心期待地清点着种苗数量。
育苗大棚
为了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育苗基地在去年年底就根据订单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育苗计划。“这一季基地内共培育了600余万株种苗,目前已经陆续出货了200余万株。”福州昌育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秀玉介绍,这里的每一株种苗都已经“名草有主”,无论是西瓜苗、苦瓜苗还是甜瓜苗,从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起,便已与农户们的春耕计划紧密相连。
据了解,郑秀玉与来自台湾的丈夫张铠鑛于2013年在丹阳镇创立了福州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从台湾引进优质果蔬品种,并通过嫁接技术进行本土化改良培育,成功试种后向广大农户推广。除此以外,公司还与福建森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省级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果蔬育苗),积极从海外引进优质品种和先进的育苗生产技术。
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经营各类瓜果蔬菜嫁接苗的生产及实生苗种苗的培育,每年为市场提供2000余万株种苗,产品不仅在连江周边地区畅销,还销往江西、浙江等地。“我们每年都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效益,引进至少15种新的种苗品种。”福州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品种结构,不仅为农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地引入物联网系统,让种植者可以随时掌握苗情变化
除了持续引进优质新品种,育苗基地还不断升级硬件设施,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为种苗培育插上了“智慧翅膀”。据郑秀玉介绍,基地于2024年8月完成了全面升级,引入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基地内的每一个育苗大棚都配备了智能传感器和实时监测系统,能够精准采集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并通过云端平台进行实时分析和调控。“有了物联网系统,我们可以随时掌握苗情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确保每一株种苗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成长。”郑秀玉说。
下一步,福州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持续提升种苗培育技术,培育出更多抗病性强、产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种苗,满足农户们多样化的种植需求,助力农业生产跑出“加速度”。(文/图 林巧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