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力交瘁的妈妈满是无奈地吐槽道,她说自家女儿如今正读高一,就在这个寒假,整整补了 15 天的课,令人咋舌的是,居然花费了将近两万块钱。然而,补课的效果却如同雾里看花,始终不明朗。女儿在家里更是从来不会主动去学习,仿佛学习这件事与家里的环境绝缘。
她还表示,女儿觉得无论是在学校的正常学习,还是假期的补课,都已经让她疲惫不堪。所以,一回到家就宣称自己要好好休息,似乎这成了理所当然的理由。而且女儿还强调,其她同学也都是如此这般。
但让这位妈妈倍感气愤的是,女儿的那些同学可都是重点班的呀!要知道,重点班的学生往往具备更强的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他们即便在课后,也能合理规划时间,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而自己的女儿,却以和同学相同的理由来逃避学习,这怎么能比呢?
从长远来看,重点班的学生在高考中往往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从而进入理想的大学。这让这位妈妈怎能不心急如焚,怎能不忧心忡忡呢?
此话一出,瞬间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各抒己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网友言辞凿凿地说,一旦到了高中阶段,智商的因素就不得不被重视。那些学习成绩出色的孩子,往往更愿意付出努力,也更乐意参加补课。这是因为他们每一次的付出,都能够收获显著的成果,能够亲眼目睹自己的成绩节节攀升。
然而,也有网友无奈地表示,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并非是不愿意学习,而是真的感到力不从心,即便参加补课,也难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还有网友满是感慨地倾诉道:“我也是高一孩子的家长,寒假同样花费了 2 万。孩子天天平板不离手,到了开学的前一天晚上,依旧在家里面放肆地抄作业,甚至还拖着我帮他抄作业。孩子也在重点班,居然还声称这个作业是教育局规定的,没什么实际作用,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也不知道这话是真是假,反正现在我是彻底看不懂了。”
特别能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不过话说回来,其实你家女儿所说的也并非毫无道理。在学校里要上课,放假了还要补课,这确实会让孩子感到身心俱疲。回到家想要休息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实际上,作为家长,确实应当拥有自己坚定的原则。不能一味地强迫孩子埋头学习,而是需要注重劳逸结合。从社会现象来看,如今抑郁症的孩子数量与日俱增,很大程度上就是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之下,再加上父母的逼迫所导致的。这位妈妈真的没有必要如此焦虑,让孩子学会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远比时刻紧盯着、逼迫着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特别是到了高中,学会自主学习以及合理释放压力,真的是至关重要。如果孩子本身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哪怕拼命补课也可能无济于事,真的没有必要如此过度内卷。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过去的教育环境相对宽松,孩子们也能在较为自由的氛围中成长和学习,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如今,过度的竞争和压力,反而可能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文化层面来讲,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勤奋刻苦,但在现代社会,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
亲爱的读者,对于女儿寒假补课花费2万元,但是回到家从来不捧书,家长崩溃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