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导报报道,近日,“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罗森伯格惊爆已被降格为“前主席”,同时,该协会的官方账号已移除罗森伯格的头像及名称。外媒猜测其可能已经被特朗普“炒鱿鱼”。“美国在台协会”名义上是一个非营利性民间机构,包括罗森伯格在内,总共有过10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或代理主席。罗森伯格2023年3月获任命为“AIT”主席,到此番被炒鱿鱼,任期只有不到两年,让她成为“史上任期第二短”的“AIT”主席,只比1996年—1997年担任该职的邬杰士任期长几个月。
不过,虽然任期不到2年,但罗森伯格却至少6度窜台,并在台湾问题上大玩“两面手法”:一方面,她多次重申“不支持‘台独’”,以约束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防止美国被卷入台海战争;另一方面,她又鼓吹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要求台湾增加对美军购,强化“自卫”能力,以示其“挺台”立场。比如,2023年首次以“AIT”主席身份窜台的罗森伯格,与蔡英文、赖清德等人见面,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六项保证”相提并论,称此三者为美对台政策的基本原则。
罗森伯格(资料图)
可以说,罗森伯格成为了“史上最短命”的AIT主席,这对台当局而言无疑是一个意外冲击。尽管“美国在台协会”在台湾被视作重要机构,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主要负责处理美台之间的经济、文化等非官方关系。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罗森伯格的解雇并不令人意外。AIT本身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机构,更不是台湾塑造的那样高大上。AIT主席没有实权,也没有资源,然而台湾一直将其地位抬高,每次罗森伯格访台时,总是安排她会见包括蔡英文、赖清德在内的重要人物。
罗森伯格的去职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引发了剧烈的震动。从拜登任命她担任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到她突然被宣布为“前主席”,这一人事变动不仅令台当局一时间措手不及,更是引发了外界的深刻反思。美国国务卿和AIT并未对此作出回应,台当局的沉默更是让此事变得扑朔迷离。表面上看,罗森伯格的去职似乎只是一起普通的人事更替,但深入挖掘,这背后却充斥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和大国战略的微妙调整。
罗森伯格(资料图)
近日,有知情者在接受采访时谈及罗森伯格一事,称美国政府更迭后,“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的变动属常态,但他也承认这一人员撤换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呼吁美国政府早日确定继任人选。考虑到“美国在台协会”是台当局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和白宫搭上线的渠道,台当局的紧张状态可以理解,毕竟赖清德还要靠着美国政府的暗中助力去推进“台独”。更何况特朗普上台后,并未正式在关税问题上对台当局网开一面,台当局对关税风暴的紧张情绪还没有消散,也急需“美国在台协会”从中牵线搭桥。
要说这次罗森伯格一事跟特朗普也离不开关系。据报道从本月初开始,特朗普就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府精简运动”,除了冻结所有联邦机构招聘外,还向200万文职全职联邦工作人员提供了一项“买断式”的离职提议。总的来说,“炒鱿鱼”这件事,特朗普是认真的。出人意料的是,特朗普的“大裁员”还波及到了罗森伯格。
罗森伯格(资料图)
就在罗森伯格被解雇后,赖清德也变了态度。据报道,近日,赖清德在出席活动时表示,台湾与大陆共同的敌人是“天灾地变”,两岸的共同目标是追求两岸人民的福祉,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变化多端的当下,加强两岸的交流,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向前发展。不过赖清德也强调,两岸加强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在“等且不设前提”的基础上,推动两岸进行健康有序的交流。与此同时,台当局也拟调整台湾旅客赴大陆旅游的警示。
日前,大陆宣布于近期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对此表达高度肯定,并喊话赖清德当局,不能将民进党没能力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恶果,转嫁给岛内的老百姓,而是应该用对话代替对抗,让两岸关系重新回到和平发展的正轨,尽速解除对大陆旅游警戒与“禁团令”,并恢复直航点。面对岛内要和平,要发展的主流民意和呼声,赖清德只能“假惺惺”地喊话大陆坐下谈。
台湾(资料图)
而就在文化和旅游部宣布将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后,被台湾陆委会假借观光“小两会”(指海旅会和台旅会)沟通之名进行阻挠。针对台湾一系列的阻挠,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表示,这实际看出赖清德当局根本就没有想要两岸好好交流,嘴巴上讲“希望两岸和平交流”,但事实上根本不想和大陆有任何和解或交流。洪秀柱说,民进党当局该好好思考如何达到双赢,而不是嘴上说要两岸和平,台面下又使拐子、做小动作,讲一套做一套,“一系列作为是小鼻子小眼睛,一点都不大气”。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美国新一任国务卿鲁比奥主动和中方通话。通话中,鲁比奥表态称,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对此,有分析认为:这句话一出,让民进党当局最近的“努力”,看起来像个笑话。原因很简单,就在几天前,民进党当局派出了代表团,出席美国新一任总统的就职典礼。不过这个代表团却被美方告知不能参加典礼! 最后,民进党当局代表团只能在室外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地看大屏幕。
台湾(资料图)
赖清德长期以来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其言行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在实际行动上,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以武谋独”的动作不断升级。但近期美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动作频频,释放出复杂信号,其中所谓“弃台”条件的传闻引发广泛关注。这一动态与赖清德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行径相互交织,使台海局势愈发紧张,也让两岸统一的话题再次成为国际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剖析各方动态,能清晰地看到,赖清德“谋独”之路注定是死胡同,他终将被美国抛弃。
要知道,台湾问题是中方的一条红线,不容挑战。中美是两个大国,难免有些分歧和矛盾,但不能损害彼此核心利益,更不能搞冲突对抗。在中美高层交往中,中方一再强调这些红线,就是让美方了解中方的原则底线,避免误解误判,妥善管控分歧,防止冲突对抗。过去,中美关系发展遭遇波折,正是美方在这些涉及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一再挑衅,让中美关系一度跌至建交以来历史最低点。希望新一届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合作代替冲突,同中方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