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25年慕尼黑安全报告》称,美国正在放弃全球领导地位,但并不知道哪个国家能够填补这一空白。

报告指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特朗普重返白宫,他试图占领格陵兰岛、加拿大和巴拿马运河,美国不再被视为稳定之锚,而是一个必须对冲的风险。

也就是说,当前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美国已经无法捍卫,反而变成破坏者,也就相当于美国主动放弃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谁能接替美国?

慕安会给出的报告,说不知道谁可以填补空白,这是什么意思呢?



美国总统特朗普

为什么不是中国?

按照普遍的认知,美国放弃全球领导地位,自然是中国来接替,为什么慕安会没有给出这个答案呢?

原因很简单,慕安会这个机制,本就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机制,建立在西方主导世界的世界观之上。

既然是西方主导,那么美国放弃了领导地位,就得让其他西方国家顶上去,而不是让中国来领导。

而现在,没有哪个西方国家能够顶上来,维持现在有的、在二战之后形成的这个西方主导的秩序。

也就是说,慕安会所说的“全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而是基于旧秩序的所谓的“自由世界”,它想要找到的,不是全球的新领袖,而是“自由世界”的新领袖。

而放眼西方,确实没有谁能够直接取代美国。



2025年慕安会

时代变了

实际上,现在的时代已经变了,慕安会这种给美国寻找接班人的思维,还是冷战思维,认为必须要有一个超级强国占据统治地位。

而国际格局发展的方向,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多极化,即世界不再由某一个超级强国领导,而是由多个大国或力量中心分担。这些力量中心可能包括国家集团、地区联盟,甚至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非国家行为体。

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和动态。合作与竞争并存,联盟关系可能更加灵活和多变。

除了传统的大国之外,新兴经济体和地区力量也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参与者,形成多元的力量格局。

在多极世界中,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于多边协商和国际合作,但也可能因为利益多元化而面临更多挑战。

不过不会再是“一超多强”格局中那样,美国可以为所欲为,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将不再是绝对的,它们需要与其他力量中心进行协商和妥协,才能推动国际事务,否则自己将寸步难行。



美国国旗和中国国旗

未来会如何发展

当前世界的主旋律是中美竞争,中国的经济体量和科技实力逐渐接近甚至超越美国,双方可能形成竞争主导的“G2”格局,但不等于新冷战。

与此同时,印度在亚太,俄罗斯在欧亚,德国和法国在欧洲,巴西在拉美,这些国家或地区集团在某些领域可能形成局部主导地位。

最终,美国仍会领导西方,中国主导全球南方,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具有影响力,但没有单一国家能像二战后美国那样制定全球游戏规则。

目前,全球秩序正在由过去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走向更复杂的多极化,未来的世界更像是一个分层的体系,旧秩序会在这个过程中彻底被推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