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民众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美国却以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航空事故,上演了一场“刷飞机大赛”。

2月12日坠海的“咆哮者”电子战机单价高达1亿美元,却在执行“竹鹰”演习时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扎入圣迭戈湾。讽刺的是,其坠毁海域附近正停泊着美军两艘核动力航母,仿佛为这场“自毁表演”提供了最佳舞台。



自2025年1月28日至2月12日,短短半个月内,美军及民航至少发生10起重大航空事故,平均每1.5天就报废一架飞机,总价值超50亿美元。这场航空灾难覆盖了美国海陆空三军与民用航空领域,堪称一场“全方位、立体化”的军工产业危机展演。

此次事故中,诸多“明星机型”纷纷登场。1月28日,阿拉斯加训练中坠毁的F-35,暴露出该机型存在800多项未修复缺陷,柔性装配线也导致质量失控。2月12日,单价高达1亿美元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在执行“竹鹰”演习时坠海,坠毁海域附近还停泊着美军两艘核动力航母,场面颇具讽刺意味。2月6日坠毁于菲律宾的美军承包侦察机,事发时恰逢中国055大驱编队通过巴西兰海峡,其神秘坠毁轨迹引发外界诸多猜测。美军如今面临着装备老旧(平均机龄37.1年)、维修人员流失(四分之一人员流失)、空管员缺口大(3000名缺口)等困境,印度网友不禁感叹美国才是真正的“摔机之王”。



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对五角大楼的查账行动,意外揭开了美军军工复合体的黑幕。调查显示,美军机零部件供应链中不合格零件占比超40%,甚至出现整批发动机叶片神秘失踪的情况。这种“边摔边买”的循环,实则是“美式平账经济学”:摔旧机为新采购制造理由,买新机向盟友转嫁成本,做假账掩盖维护经费挪用黑洞。更可疑的是,自马斯克查账以来,美军坠机频率骤增,有分析怀疑这是军工利益集团为避免关键数据外泄而主动制造事故。



美国航空业的系统性崩坏,是其霸权模式失效的缩影。技术神话破产,如F-35的“千机缺陷”与F119发动机推重比虚标;产业空心化反噬,波音737MAX危机与F-35印度零件丑闻便是例证;战略透支恶果显现,全球众多军事基地的超负荷运转,让美军陷入“修飞机不如摔飞机”的恶性循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通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如WS-15发动机的技术突破,以及体系化作战创新,如空警-500与歼-20的协同,正将航空竞争推向新高度。当美军还在忙着“摔机平账”时,中国航天员已在天宫空间站遥望火星。

美国这场“摔机狂欢”,演绎了霸权的末路。曾经凭借“航母威慑”横行的美国,如今连自家战机都难以保全;过去靠“技术代差”收割全球,如今零件供应却依赖印度。而对于中国而言,这些是警示更是机遇。正如网友所说:“感谢榜一大哥刷的飞机,但星辰大海的船票,我们只买自己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