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共和党策略会议上的一番言论,再次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焦点拉回台积电。特朗普扬言对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商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并威胁取消拜登政府时期承诺的补贴。
得知这一消息后,岛内上下都感到十分震惊。岛内媒体曾宣称,赖清德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有着“良好的私交”。但如今看来,赖清德当局找错了“靠山”。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美国优先”政策的延续。特朗普曾直言“台岛偷走了美国的芯片产业”。
在演讲中,特朗普明确指出,“半导体产业离开了美国,跑去台岛,台岛约占芯片生意的98%,美国希望它们回来,不想补助它们数十亿美元。”
尽管特朗普还没有动手,但台当局已经不寒而栗。要知道,台积电已获得拜登政府66亿美元的补贴承诺,用于在亚利桑那州建厂,这笔投资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单一境外投资。
特朗普一直主张通过关税手段,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他认为,高额关税将迫使台积电等企业在美国建厂,从而减少对台岛地区的“依赖”。
特朗普批评拜登政府的“芯片法案”是“糟糕的交易”,他认为补贴富有的公司,对美国而言毫无意义。他主张通过关税而非补贴吸引企业,从而节省政府开支。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先进芯片厂,还远未进入盈利阶段,巨额投资不知要到哪一天才能收回来。
但如今,特朗普准备用关税这种“负激励”手段,逼台积电继续投资美国,并准备取消拜登政府的“正激励”。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可能会要求台积电在美国上市,改变台积电的单一股权,一步步把台积电变成“美积电”。
可以预料到的是,若特朗普实施100%的关税,台积电出口到美国的芯片成本,将大幅上升,这可能导致美国客户转向国内供应商。
为了保住在美国的市场,台积电只能加强在美国的投资,这对台积电而言有着多重隐患。美国要求台积电将最先进制程技术,转移到美国工厂,这可能削弱台积电在台岛地区的技术优势。
国民党人士警告,若台积电重心向美国倾斜,可能导致台岛高科技产业被掏空。台积电占台岛岛内生产总值的15%,若其在美国的扩张导致台岛地区产能下降,将对台岛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除此以外,美国建厂的成本远高于台岛地区,美国的用工成本、配套成本也远比台岛地区要高。这样一来,台积电的毛利率,可能因此下滑。
对于台当局而言,特朗普对台积电的相关表态,称得上是彻头彻尾的噩梦。但特朗普政府不会管这么多,未来4年,赖清德当局如果继续向美国靠拢,其恐怕将一步步失去岛内民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