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至12日,美国海军“约翰逊”号驱逐舰和“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过航台湾海峡,引发广泛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迅速组织海空兵力,对美舰船的行动全程跟监警戒,并有效应对处置。
然而,就在美军试图在台海展示其军事存在的同时,五角大楼却收到了一则噩耗:由于过度超支,美军下一代陆基洲际导弹项目被迫暂停。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美军内部的财政困境,也引发了外界对美国军事战略的质疑。
一、美军舰过航台海:新花样背后的意图
此次美军舰船过航台海,与以往的行动有所不同。首先,这是2025年美军舰船首次公开过航台海,且行动时间从2月10日持续至12日,较以往的“当天进、当天出”模式更为持久。
其次,此次行动中,美军首次派出了一艘驱逐舰搭配一艘海洋测量船的组合。军事专家指出,海洋测量船具备极强的海洋军事情报搜集能力,能够对台海的海底地质构造、水文气象等数据进行测绘,甚至可能使用拖曳式声呐实施水下监听作业。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熹海军大校表示,美方的行径传递了错误信号,增加了地区安全风险。他强调,战区部队始终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东部战区在美舰驶离台海后第一时间发布了消息,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透明度。解放军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时刻防备美方的非法图谋。
我们知道,2月12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在这一天,东部战区发布了一组元宵节花灯海报,主题为《战位元宵分外香》。海报中,东部战区官兵坚守战位,持钢枪、驾雄鹰、驭蛟龙。
可以说,美舰过航台海的行为,恰恰检验了节日期间解放军的战备状态,进一步凸显了我军强大的防御能力。
二、五角大楼收到噩耗
就在美军试图在台海展示其军事存在的同时,五角大楼却收到了一则噩耗:由于过度超支,美军下一代陆基洲际导弹项目(即“陆基战略威慑计划”,GBSD)被迫暂停。
这一项目原本旨在取代老旧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但由于成本失控和技术难题,项目进展严重滞后。
媒体指出,美军“陆基战略威慑计划”项目的预算,已经远超最初的预估,且承包商波音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了项目的复杂性。
五角大楼的官员表示,暂停项目是为了重新评估其可行性和成本效益,但这无疑给美国的核威慑能力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些年来,“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屡次试射失败,故障率高得惊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美军的陆基核导弹,将永远无法领先中国。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美军内部的财政困境,也引发了外界对美国军事战略的质疑。要知道,展示炫耀军事力量,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强大;内部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才是确保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