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

美国核心通胀反弹,引发市场波动。2月12日晚,美国公布1月通胀数据,核心通胀同比增速为3.3%,较上一月上行0.1个百分点,也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3.1%。例如,10年期美债利率上冲至4.6%以上。

为何核心通胀的反弹总是引发市场的波动?我们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市场对于未来美国通胀的担忧。一旦出现不好的迹象,市场就迅速定价再通胀风险,延迟美联储降息节奏,从而引发市场风险资产的回调。

核心通胀为何反弹?虽然美国劳动局提到住房的环比上涨0.4%,占所有项目增幅的30%。但我们认为,二手车才是“祸因”,住房“不背锅”。从住房租金数据来看,1月主要居住租金同比和业主等价租金同比均在进一步放缓,二者环比也基本维持在0.3%附近,与过去几个月相当。从二手车数据来看,1月二手车通胀同比大幅反弹至1.0%,为2022年10月以来首次转正,也是2022年10月以来高点。环比也从去年12月的0.8%大幅反弹至2.2%。二手车价格的回暖,一定程度上或与新车供应不足有关。

市场降息预期有所降温。根据CME观察显示,截至2月12日,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在3月暂停降息,降息时间大概率要到10月,相比通胀数据公布前明显延后。市场预期2025年总降息幅度在25BP附近。

风险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

美国核心通胀反弹,引发市场波动。2月12日晚,美国公布1月通胀数据,核心通胀同比增速为3.3%,较上一月上行0.1个百分点,也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3.1%。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治理通胀的成效与不足——美国2024年物价数据点评》中指出,2024年治理通胀的不足之处之一就是核心通胀频繁超预期带来资产的大幅波动。

今晚数据公布后,也同样引发了市场调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涨至4.6%以上,为1月23日以来新高,单日上涨幅度已经超10BP。美元指数也一度上涨至108以上;黄金短时间下跌后,又迅速回升。而美国纳斯达克100期货跌幅一度超过1%。


为何核心通胀的反弹总是引发市场的波动?我们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市场对于未来美国通胀的担忧。一旦出现不好的迹象,市场就迅速定价再通胀风险,延迟美联储降息节奏,从而引发市场风险资产的回调。

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未来美国通胀上行的风险。


核心通胀为何反弹?从核心通胀权重来看,核心服务权重相对更高,接近8成左右,而核心商品权重则在2成左右。因而,美国劳动局也提到住房的环比上涨0.4%,占所有项目增幅的30%。

那么,住房是1月核心通胀反弹的核心吗?我们认为,二手车才是“祸因”,住房“不背锅”。

从住房租金数据来看,1月主要居住租金同比和业主等价租金同比均在进一步放缓,带动核心服务通胀放缓0.1个百分点至4.3%。二者环比也基本维持在0.3%附近,与过去几个月相当。因而,1月核心通胀环比从0.2%反弹至0.4%,难以说是住房的“锅”。

从二手车数据来看,1月二手车通胀同比大幅反弹至1.0%,为2022年10月以来首次转正,也是2022年10月以来高点。环比也从去年12月的0.8%大幅反弹至2.2%。二手车通胀的大幅抬升推动1月核心商品通胀跌幅收窄0.4个百分点至-0.1%,环比更是回升0.3个百分点至0.3%。因而,1月核心通胀的反弹,“祸因”是二手车。

二手车价格的回暖,一定程度上或与新车供应不足有关。例如,根据 vAuto 数据对零售二手车供应天数的估计,初步评估显示,1 月底的供应量为 47 天,比 12 月底的 50 天减少了 3 天,比 2024 年 1 月的 56 天减少了 9 天。随着春季批发旺季到来,不排除后续会继续抬升价格。



总的来说,1月核心通胀反弹的关键在于二手车价格,而非住房。不过,核心通胀里面最顽固的依然是租金通胀,也是通胀难以进一步下滑的最大阻碍。


1月美国整体通胀的回升主要与能源价格回升以及二手车价格回升有关,而核心通胀的反弹主要与核心商品通胀反弹有关。

1月美国CPI同比为3.0%,较去年12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为3.3%,较去年12月也上行0.1个百分点。

从环比来看,1月CPI环比为0.5%,较去年12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而核心CPI季调环比则为0.4%,较去年12月大幅下行0.2个百分点。此外,1月核心CPI季调环比折年率为5.5%,明显回升。

从CPI结构来看,1月通胀的回升与能源价格和二手车价格有关。1月能源通胀同比转正为1.0%,能源通胀环比为1.1%。1月二手车通胀同比转正为1.0%,较去年12月回升4.3个百分点;环比也扩大1.4个百分点至2.2%。


市场降息预期有所降温。根据CME观察显示,截至2月12日,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在3月暂停降息,降息时间大概率要到10月,相比通胀数据公布前明显延后。市场预期2025年总降息幅度在25BP附近。


风险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