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有没有在香港逛街时,总有一间店面让年轻人排着队围在门口看来看去,尤其是在大型商场里面:
图:香港01
它就是全球最火的潮流品牌之一——泡泡玛特,通过独特的IP设计与盲盒经济迅速崛起,不仅造成一波波的抢购潮,更风靡至全亚洲,在香港已有14家线下门店。
这家号称"年轻人也买得起的艺术品"公司,硬是把拆盲盒搞成了当代玄学——有人拆出隐藏款当场仰天大笑,有人拆到重复款捶胸顿足。更绝的是他们的"两大明星":Labubu和Molly,现在身价已经飙到离谱。
Labubu联名款被炒到够买十部iPhone:
图:网络
Molly巨型雕塑的要价都要好几十万:
图:香港01
连顶流女明星们都抵挡不住它们的魅力......
赵露思(左)与Anglebaby(右)
图:网络
Blackpink成员Lisa
图:网络
不过今天所长可不是来安利各位剁手的(毕竟所长上个月刚为大疆Cosmo吃土),而是发现个劲爆消息——这两大角色的设计师分别为龙家升和王信明,各斥资1852万港元及3665.2万港元入市,购入观塘新式工厦海傲共超过万方呎楼面。(相当于68万个盲盒...)
两大设计师买工厦
据资料显示,Labubu系列的设计师龙家升花1852万港元购买了海傲的27楼01及02室,总面积为3661平方呎,呎价约5059港元。
而Molly系列的设计师王信明,以3665.2万港元买下了海傲18号01至04室的整层,面积约为7285平方呎,呎价约5031港元。
图:星岛日报
海傲位于观塘鸿图道33号,前身为王氏大厦,由莎莎“太子爷”郭浩泉等人士联合组成的的麒丰资本斥资重建,打造为一栋30层高的工业大厦,目前项目尚处楼花期。
图:星岛日报
当潮玩印钞机Labubu和Molly的操盘手们把观塘工厦当盲盒拆开时,香港工业大厦的逆袭剧本才算真正高潮——谁能想到这些曾被嫌弃的灰头土脸老厂房,如今竟成了资本眼里的“隐藏款”?
工厦的转型之路
观塘作为香港传统工业区,目前拥有全港最密集的工厦群,约200多栋工厦,占全港工厦总量的15%。
根据2024年差饷物业估价署数据,观塘工厦空置率长期低于5%,远低于港岛核心商业区甲级写字楼空置率(2024年达12.6%),反映出其独特的市场需求。
老工厦改造重设
图:市区重建局
因为随着制造业北移,大多数工厦的功能早已发生根本转变:
1. 文创经济孵化器:工厦正成为艺术工作室、IP设计基地的载体,租金较铜锣湾商铺低60-70%,体现出艺术界对创作场地的需求。(观塘工厦月租约HK$12-20/平方呎)
2. 新零售试验场:近年涌现"楼上铺"经济,主打仓储式美妆店、潮玩集合店,利用工厦层高与空间灵活性打造沉浸式体验 。
3. 民生服务枢纽:跨境物流仓、食品加工厂、健身中心等业态共生,形成垂直社区。
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由工厦改建而成
图:香港商报
十年前提起观塘工厦,所长的记忆还停留在货梯哐当作响、走廊堆满纸箱的旧时光;如今政策活化下,这些水泥巨兽纷纷蜕变成文创磁场:设计师工作室镶着落地玻璃,咖啡烘焙坊飘香转角,网红在改造过的工业风露台拍出百万点击。
香港工厦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香港,工厦早已超越了传统工业建筑的单一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多面手”。
首先,工厦是城市空间的调节器,当甲级写字楼容不下艺术家的奇思妙想时、当科创团队需要性价比实验室时,这些看似粗犷的混凝土大楼便敞开怀抱,用弹性租金和灵活间隔化解着城市的空间焦虑,缓冲核心商圈租金压力,为中小企提供生存空间(工厦租金仅为同区商铺1/3) 。
并且凭借着灵活的空间布局,工厦逐步承担起城市基础服务功能,全港75%冻仓、60%汽车维修厂集中于工厦。
图:香港经济日报
同时,工厦也是产业升级的过渡带,2010年政府推出"活化工厦计划"后,已有超150栋工厦完成改建,如九龙湾宏照道工厦转型为共享办公空间。
另外,所长想说工厦也是一个另类投资避风港,嗅觉敏锐的投资者早已看透,在传统物业估值坐过山车的年代,工厦就像穿着防弹背心的"经济特工"。疫情期间更因电商物流需求激增,工厦成为机构投资者配置重点。
投资工厦要注意什么?
香港工厦投资作为另类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需兼顾政策机遇与潜在风险,评估起来是很麻烦的。
赛道优势:
1. 租赁需求稳定,租金回报率3.5-4.5%。例如兼容科创实验室、艺术工作室等新兴业态的物业,既能享受弹性租金收益,又能对冲传统制造业退潮的空置风险。
2.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2024年10月16日发布的最新政策,非住宅物业(包括工厦)的按揭成数上限已经调整为七成。因此,如果投资工厦的物业价值在800万港元以下,理论上是可以申请到最高七成的按揭贷款的。
3. 政府推动工厦重建,允许通过补地价增加两成楼面,此类项目可通过容积率提升显著摊薄成本。如观塘大业街工厦重建后楼面地价降低至每平方呎5875港元,利润空间可观。
图:香港01
风险预警:
1. 合规性审查:工厦违规改商铺可被罚20万港元+监禁1年,2022年屋宇署就发出超3000张清拆令 。
2. 隐性成本:旧工厦翻新成本可达1500港元/平方呎,需预留30%预算应对消防、结构升级。
3. 流动性陷阱:非核心区工厦转手周期长达6-12个月,需警惕利率波动引发的估值下调。
新蒲岗旧工厦着火连烧18个小时
图:香港01
怎么选工厦?
适合投资的工厦通常具备“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叠加”的特征。例如毗邻新兴发展区,如启德,其地铁贯通与大型基建(如启德体育园)的落地,显著提升了工厦重建后的溢价空间。
大围工厦的例子
图:香港01
所长整理了三条筛选原则,有兴趣的话自行参考:
1. 硬件条件:
·优选1980年后建工厦;(混凝土结构更安全)
·临近地铁站。(如观塘站500米内工厦溢价达25%)
2. 合规改造:
·通过"土地契约修订"合法改变用途,预留2-3年审批周期;
·保留20%工业元素(如货梯、承重墙)以备查验。
3. 退出策略:
·关注《东九龙智慧绿色集体运输》进展,沿线工厦或成重建热点;
·与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一种让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份额,间接投资于商业地产、基础设施等不动产资产,并获取其运营收益的金融工具)建立合作通道,把握工厦证券化趋势。
如果你有任何在港买房的问题,或有买房体验想要分享,都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所长微信或直接在后台留言进行分享~
所长期待着每一个你的故事,并乐意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