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作为春节的尾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仪式。这一天既是“落灯日”,寓意着花灯收起、年节落幕,也被称为“白虎启齿日”“人气日”“针刺日”,融合了驱邪避害、祈求平安、尊重人伦等多重寓意。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习俗来祈求新一年的平安与顺利,这些习俗不仅凝聚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更寄托了驱灾纳吉、家和万事兴的朴素愿望。
习俗与禁忌
5忌
忌迁居:正月十七被称为“白虎启齿日”,迁居恐破坏家宅安宁,影响运势。
忌剃头:民间有正月十七不理发的习俗,因为流传“正月十七理发死舅舅”的传说,其实此为误传的结果。
忌吵架:正月十七忌争吵、骂脏话。才过完年大家依然沉浸在“年味”的回忆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因为是人气日,若这一天争吵、骂脏话,示意一年都难以与人和平共处。
忌请医生:正月十七忌请医生,因为这一天被认为是“人气日”,请医生可能会带来不吉利的预兆。
忌宿娘家:正月十七忌宿娘家,因为这一天被认为是“人气日”,宿娘家可能会带来不吉利的预兆。
3吃
吃面条:正月十七是“落灯日”,也是中年人的节日,正所谓“上灯圆子落灯面”,上灯之时吃汤圆,落灯之时要吃面。面条细长,寓意“缠住岁月”,祈求健康长寿。
吃饺子:北方地区流行包鼠形饺子,捏紧饺口象征“封住鼠嘴”,防止老鼠糟蹋粮食,饺子的元宝造型亦暗含招财进宝之意。
吃年糕:年糕谐音“年高”,寄托事业步步高升之愿,尤其为中年人祈福。
3不做
不做女红:正月十七被称为“针刺日”,妇女需暂停缝补,既保护视力,亦避“锋芒伤运”之嫌。
不熬夜:传说此夜为“老鼠嫁女”之时,早睡可避免惊扰鼠群,防止其报复性破坏。
不迁居:正月十七忌迁居,因为这一天被认为是“白虎启齿日”,迁居可能会破坏家宅安宁。
正月十七的习俗和禁忌,虽然源自古代的传统观念,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些习俗来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在这一天,我们可以选择吃面条、饺子和年糕,寓意健康长寿、招财进宝和事业高升。同时,避免迁居、剃头、吵架等行为,以保持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些习俗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心理寄托,让我们在新的一年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