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送的货物中,有煤炭、汽车、机械设备等,也有粮食、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这些物资从全国各地发出来,又发往全国各地。要精准地运往目的地,离不开一些火车站里的"驼峰",驼峰长啥样?怎么用?
这里说的驼峰可不是骆驼背上那个驼峰,而是铁路编组站用于快速解体货物列车的专用设备,类似于一座"小山包"。
在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的郑州北车站,就有两座自动化驼峰。进入这里的列车首先要被推上驼峰"打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一节节的货车车辆分开。列车被推上驼峰后,驼峰连结员打开车辆间的连接装置,这就是把一整列列车"打散"成分开的一节节车辆。"拆开"的车辆可以依靠自身重力像"滑滑梯"一样溜放到用于编组的指定轨道。列车被"打散"后重新编组,相同目的地的车辆被"分拣"出来,组成前往方向一致的新的一趟列车,然后开往全国各地。
货运列车编组 无火车头车厢自己"溜铁轨"
驼峰是铁路编组站的主要特征,它是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设计成适当的坡度,上面铺设铁路,用来将一趟货运列车中不同目的地、不同方向的车辆一节节"分拣"出来,分拣出来的车厢利用驼峰的坡度,自己溜到新的铁轨上重新编组。
菱形道岔 列车走"蛇步"的背后门道
那怎么能保证车辆准确无误地溜到指定的铁路股道上呢?这时候就不得不说到驼峰上的"菱形道岔"了。
驼峰上用于将一趟列车中不同目的地、不同方向的车辆一节节"分拣"出来的线路一般有两到四条,而将分开的车辆重新编组的股道有三十多条。要让这些"分拣"出来的车辆从驼峰上准确无误地溜放至指定的股道中去,"菱形道岔"便成为整个"打散"工作的关键。
国铁郑州局郑州北车站调度车间值班站长 聂佩哲:"菱形道岔"在驼峰自动控制系统的调动下,让解体好的车辆在不同去向的线路之间灵活转换。通过空气压缩机提供动力,道岔可以实现在0.5秒内完成转换。
"菱形道岔"能够在有限的平面空间内,通过四组转辙机完成道岔的转换,实现两条平行轨道间"自由切换"。通过"菱形道岔",列车平滑地从一条轨道切换到另一条轨道,减少编组场占地面积,提高整体的作业效率。
已经完成编组的列车需要从编组场前往出发场,再从出发场前往新的目的地。如果此时完成编组的列车与出发场之间邻近的股道由于机车、车辆停放或施工维修被占用,这趟列车就需要横越多个股道,甚至横跨整个编组场。这个横跨股道过程,就需要通过菱形道岔切换股道。俯瞰时就像"贪吃蛇"一样扭来扭去。
(总台央视记者 许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