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理性天蝎女

治拎不清、玻璃心、拧巴症

点燃你自律的心

我超爱《哪吒》,第 1部看了 3遍。

2019年上映,那年我怀孕,特别代入哪吒妈妈的视角。


第 2部,我和老公错峰去看,一人去看,另一人在家带娃。

我在影院,哪吒他妈为吒儿准备零食那时,我就开始哭,看到化丹那里,我无声大哭,等哪吒他们推翻大鼎,重见天日,看到吒儿火焰般的头发,想到再也没人帮他扎丸子头,又心疼地哭了。


这几天,刷到短视频,只要背景音乐是“壁上观” +视频画面是哪吒妈妈化丹, 视频完播时,我已泪两行。

不同的人看《哪吒 2》,有不同的代入。

有人代入申公豹,耍我干嘛?

有人代入土拨鼠,收我干嘛?

而我代入哪吒妈妈,只觉得她不应该是这个结果,强烈希望她复活。

虽然目前她处于光荣牺牲的状态,但我已经给饺子导演留言了,希望第3部复活殷夫人。


借太乙真人的法器用一用嘛,实在不方便,以幻影而非真身的形式复活呢。

据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位列仙班的是托塔李天王和哪吒,没有殷夫人,反正你动用下想象力,拜托了。

哪吒妈真是了不起的职场妈妈。

谁不想得到一个哪吒妈,或成为一个不化丹的哪吒妈。

殷夫人,怀孕三年,生下魔丸,全世界都认为是逆子该死,但在她眼中,没有魔丸,只有婴儿。

被狰狞小魔丸咬伤,温柔又强大地保护小魔丸,让小魔丸面相瞬间改变,从狞恶变成软萌。

担心吒儿额头露出魔丸印记,被别人过度反应,帮他绑成丸子头;

工作忙归忙,回家跟吒儿踢毽子,被踢到嵌进墙里,也坚持要踢;


和吒儿在厨房包饺子,小哪咤打翻白面弄得满天飞,她捧腹大笑。

这部动画片,让我对以前看过的心理书和育儿书产生了具象化的认识。

原来三岁前的儿童,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哪怕天生魔丸,也能活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体感。

殷夫人体力出众+事业成功+教子有方+夫妻恩爱,简直堪称 完美,就是命短。

她给我3重启示。


无条件的爱+自身价值观展示

殷夫人从没说过哪吒是魔丸转世,没羡慕敖丙是灵珠投胎。

魔丸也好,灵珠也罢,哪吒就是自己的儿子。

工作之余,多陪哪吒玩。

哪吒可没少闯祸,殷夫人去说结界兽,也没骂哪吒。

她对哪吒,没有评价,没有说教,没有规劝。

但她尽责地做着自己的工作——降妖除魔,保护百姓,守护陈塘关。


这份工作,是她价值观的投射,价值感的来源,也是为哪吒积福。

妈妈有事忙,还给了哪吒一些独处时光,发展了作诗的才华。

小魔丸被殷夫人养育得很好。

真是育儿理想版的化身。

我就算有这个意识,也真的很难做到。

生孩子前,我:坚决不拿女儿和别人做比较。

生孩子后,我:你看前面小朋友不用妈妈抱。

无论孩子表现好不好,符不符合父母的期望值,父母始终接尊重、接纳和支持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即价值。

当孩子哭闹、生气时,父母不说“要哭过去哭”,而说:“你想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当孩子犯错、闯祸时,父母不说“看看你干的傻事”,而说:“我们看看哪里能改进。”

看到别人家孩子很出色时,父母不说“你看别人家孩子多省心”,而关注孩子的长处。

孩子犯错时,分清楚孩子是孩子,行为是行为,行为不当,改就是了,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


游戏力养育有利于亲子关系

看着殷夫人陪哪吒踢毽子,玩风车,再次感慨,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游戏力养育太重要了。


我女儿4岁前,很多我觉得是问题的问题,是通过游戏让问题消失或缓释的。

我的女儿小时候不喜欢刷牙、洗脸、洗澡,经常以拖延和哭闹的方式表达抗拒,游戏每次都帮我大忙。

刷牙时,玩做鬼脸刷牙游戏,我说着“我们来玩只露上排牙,只露下排牙,露出后槽牙”,女儿兴奋地配合着,很快刷完,刷完贴贴画。

洗脸时,玩脸部画圈圈游戏,我说着“我们用沾水的手掌,在左脸上画圆形,在右脸画方形,在额头上画心形,在嘴巴周围画条毛毛虫”,轻松洗净,洗完擦香香。

洗澡时,玩打泡泡游戏,浴室里有个起泡器,按压几泵洗发水或沐浴露进去,加少量水,盖上盖子后,女儿每次主动请缨当起泡大王,拍打伸缩杆,按出绵密泡沫,然后开心洗澡。

喝药时,玩猜猜几口喝完药的游戏,女儿的注意力从味道很苦上转移了,她一口喝完马上再喝一口,想看看到底谁猜对。

对于小孩来说,她不愿意时又哭又闹又挣扎,爸妈也会又气又急又无奈,不如做游戏。

免去斗智斗勇,说教不如游戏,指责不如游戏。

除了培养好习惯,还是高质量陪伴。 陪女儿玩游戏的时候,家里欢声笑语。

偏文的游戏有:拼三维拼图、做手工、搭积木、玩桌游;

偏武的游戏有:套圈、追尾巴,需要控制动静,别影响楼下。

看着女儿从听懂规则,到理解规则,再到利用规则,甚是欣慰。

同时我也获得了玩闹、放松、减压的时间,这是难得又难忘,珍贵又珍惜的亲子时光。

我热爱的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讲的就是一个犹太爸爸和儿子被关进纳粹集中营,但是爸爸把集中营里各种苦役,跟孩子描述成是游戏任务,把任务做完,游戏就赢了,这个爸爸最后死在集中营,爸爸用游戏的方式,换来儿子没有阴影的童年。

对很多人来说:

小时候,世界是游乐场;

读书后,世界是竞技场;

工作后,世界是技校 +战场;

年老后,世界是药房 +医院。

想来想去,还是游乐场值得怀念。

现在,内卷的风吹向了孩子,尽量让女儿的最初几年,玩得开心愉快。


和你度过的每一天,我都很开心


哪吒妈妈,明知哪吒只能活三年,都没那么焦虑,天天开开心心,陪着哪吒。

不鸡飞狗跳,不家庭内耗,该除妖就除妖,该陪娃就陪娃。

而咱们这些普通妈妈,被多年后的中考分流,高考分层,未来就业,每一天都获得如履薄冰,高压焦虑。

或许亲子一场,最珍贵的就是,和你度过的每一天,我很开心,也希望孩子开心。

但还是希望这样的日子长一些,久一些。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妈妈,如果真有,那短命也成为她不完美的一项缺点。

哪吒妈妈致女人书:

1,做好自己,言传身教;

2,少些焦虑,多些游戏;

3,少些牺牲,多活几年。

~End~

作者简介:梁爽,我爱自律,自律爱我。新书《当钻牛角尖,遇到四象限》、《把自己重养一遍》、《糟糕,今天内耗又超标》,公众号:哪梁爽哪喜庆 ,微博:@梁爽笑抽筋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