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青溪园内,亭台楼阁,彩灯摇曳,漫步新开的大隐书局·知道书院,手不释卷之外,还能逛灯会、猜灯谜、对诗词;流连外滩源新年集市,图书文创摊位另一侧,兔子灯、舞龙舞狮、汉服巡游洋溢节日氛围;闵行区图书馆《元宵节扎彩灯》绘本分享结束后,孩子们漫步莘庄灯会,手持灯笼温馨合影……
农历正月十五,上海在书香墨韵灯影中闹元宵,传统节日的热闹喜庆与雅致人文书香相得益彰,助力文旅商体展融合,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书院植入传统美学基因
一整排灯笼映照着大隐书局·知道书院的牌匾,这座中式书院呈中轴线对称式布局,白墙灰瓦,古朴典雅,“水木有佳色,塔影过书声”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氛围呼之欲出。
书院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采用公益图书馆+实体书店的“馆店融合”运营模式,打造集亲子、少年、综合阅览室、雅集空间、文创合集、咖啡空间、茶饮空间于一体的复合式空间。师觉堂和文昌阁坐落于院落中轴线上,斋舍等对称分布在东西两侧,主次分明。涵盖传统文化、江南主题、海派特色、文史哲艺等近万册藏书及近千册期刊,令人目不暇接,聚焦品质生活美学、经典国潮文创、创意地方风物等主题联动全国超百个文创品牌,各具特色。
除了静态阅读空间,书院也延展出动静皆宜的元宵游园会。非遗技艺、文创好物、国风巡游,传统民俗集中展示,如古法制香、糖画制作等,观众近距离观看民间艺人精湛技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套圈子、抽陀子、顶核子等九子游戏,让人梦回老上海的童年回忆。摊位前人头攒动,孩子们提腕运笔,凝神静气,红色宣纸上,“火树银花合”“一夜鱼龙舞”一笔一画间尽显中国韵味。《民俗里的中国智慧》主题首展同期揭幕,基于上海辞书出版社连续出版多年的《民俗掌故日历》,作者仲富兰、画家潘方尔亮相。
书院前身是创建于清嘉庆五年的青溪书院,一代代硕儒文豪在此留下真章文墨,承袭青浦悠久文化滋养与传统,以“知道”命名,寓意“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大隐书局创始人刘军告诉记者,书院全年将策划阅读分享、新书发布、亲子互动、主题展览、艺术导赏、文艺演出及创意市集等近百场,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美学的需求,构建可阅读、有温度、沉浸式现代书院新范式。
多维度感受浓郁节日氛围
一盏花灯,承载着匠人对自然的敬畏;一簇光影,映照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元宵节的来历是什么?有哪些讲究?
闵行图书馆首期“我们的节日·元宵”现场,中国中福会出版社资深编辑姜怡雯以《元宵节扎彩灯》绘本为引,带领青少年走进元宵节演变长河——起源于汉代燃灯祭祀习俗,历经唐代赏灯游玩的鼎盛时期,至宋代又融入猜灯谜、品汤圆等丰富民俗活动,串联起这一节庆的两千年脉络。
小读者们聆听“东方朔助宫女团圆”传说,体验彩灯制作,指尖翻飞的竹篾、彩纸,不一会“变”出灵动的蛇年花灯。
节日氛围不仅在书卷里,也在民俗画卷中。莘庄灯会以生肖“蛇”为主题,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美学融合,蜿蜒灵蛇或盘踞莲叶间,或口衔金币腾空而起,寓意新春万事顺遂。多组亲子家庭漫步在春申文化广场、莘城中央公园和仲盛世界商城,沿途灯海如星河倾泻,玉如意、莲花、元宝等造型交错点缀。
今年闵行区图书馆将举办10期“阅游闵行”系列活动,携手区域内热门商圈等点位,围绕时下热点、历史人文和特色资源等深度策划每期主题,促进文旅商体展融合,以“知行合一”新体验带领市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知文化底蕴和城市温度。“阅游闵行”系列作为文旅融合阅读品牌,闵行区图书馆已连续举办2年开展26期活动,线上线下参与总量逾7.7万人次。今年将继续挖掘丰富旅游资源和社会美育资源,带领读者在行走中领略阅读之美。
外滩源新年集市也化身巨大的民俗文化舞台——舞龙舞狮精彩上演,金黄色巨龙和威武醒狮在锣鼓声中翻腾跳跃,吸引观众驻足叫好;身着华丽汉服的表演者从圆明园路步行街缓缓走过,各式传统服饰成为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