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迪拜2月12日电 (记者管克江)伊拉克外交部与伊拉克文化、旅游和文物部11日在伊拉克博物馆举行仪式,移交一批从日本和瑞士追讨回的文物。这批文物共37件,其中包括一尊公元前8世纪亚述文明时期的太阳神雕像。
伊拉克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侯赛因在仪式上表示,文物不仅仅是过去的遗留,更是伊拉克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的骄傲。伊政府将持续同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不遗余力追索流失文物。伊拉克文化、旅游和文物部部长巴德拉尼表示,这批文物是被非法盗走的,它们的回归是伊保护文物举措的重要胜利。
侯赛因(右5)与巴德拉尼在观看归还文物。人民网 伊纳斯·易卜拉欣摄
伊拉克所处的两河流域拥有悠久的文明。公元前3000年中期,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60进制计数法和圆周分割率。此后,伊拉克经历了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后巴比伦王国、波斯、塞琉西、安息、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不同时期,留下宝贵遗产。据统计,伊拉克境内有12000多个考古遗址。
公元前8世纪亚述文明时期的太阳神雕像。人民网 伊纳斯·易卜拉欣摄
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后,伊拉克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藏遭到巨大破坏。伊拉克博物馆内至少1.5万件登记在册的珍贵文物流失。2015年至2017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活动进一步加剧了伊拉克境内文物的损毁情况。
伊拉克博物馆展示的归还文物。人民网 伊纳斯·易卜拉欣摄
去年7月,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召开内阁会议,要求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工作。伊拉克文化、旅游和文物部副部长卡西姆·苏达尼对人民网记者表示,目前伊政府的工作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保护和修缮文化遗址,防止非法挖掘和走私。另一部分是努力追索流失文物。伊政府将逐步为1.2万个遗址现场安装安全护栏,并为每个遗址配备至少20名安保人员。伊拉克南部的遗址保护工作已经开始,在北部摩苏尔等地的遗址保护工作则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进行。卡西姆·苏达尼表示,由于伊拉克的考古遗址数量巨大,工作人员当前主要在南部的济加尔省开展发掘工作。两河文明的主要城市乌尔和埃利都的遗址都位于该省。
(人民网伊纳斯·易卜拉欣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