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合肥市的骆岗中央公园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合肥市新春庙会大型踩街活动在这里盛大举行,12朵“非遗之花”竞相绽放,“花王”肥东洋蛇灯一亮相,立即引爆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


肥东洋蛇灯在骆岗中央公园巡游。彭红玲摄

传承600多年的肥东洋蛇灯,是全国唯一以蛇形元素融入灯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被誉为“中华一绝”,是肥东璀璨文化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印证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美好品德。展演现场,以爷孙二人对话的方式向游客讲述了洋蛇灯的来历,当游客的思绪还沉浸在白蟒救人的美丽传说中,20位红衣舞者手持绚丽蛇珠,踏着低沉悠远的鼓点,穿越时空翩然入场,舞动蛇珠,引“蛇”出洞。


大型舞蹈演出引“蛇”出洞。彭红玲摄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在蛇珠的引导下,肥东洋蛇灯宛如一条金色的巨蟒远从古时空蜿蜒而来,在百余位灯员的灵活操纵下喜气洋洋“游”入场地,时而上下翻滚,时而蜿蜒前行,时而激情狂舞,时而蜷缩休憩,灵动自如,生机勃勃,气势恢宏,灯员们的每一次托举都是对古老传说的真情致敬,对救人洋蛇的深情感恩,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肥东洋蛇灯每18年舞动一次,每舞一次蛇身长1节,如今蛇身全长约128米,重逾1000斤,需要120多人才能舞动起来。“摇大车”“走径折”“洋蛇翻身”“金蛇狂舞”“盘宝塔”……一套完整的洋蛇灯表演包含8套动作,每套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展现了蛇的各种形态,富有美好的寓意。

最精彩的时刻是“盘宝塔”。随着蛇珠跑动,蛇尾追逐蛇头,盘旋走位,一座6米多高的宝塔耸入云霄,寓意新的一年国泰民安、人丁兴旺。


肥东洋蛇灯表演现场 。彭红玲摄

“这是我们参加‘非遗中国年 蛇舞包公源’肥东洋蛇灯走安徽活动的第四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能在全球最大的城市公园里参加民俗大游园,当主角、打头阵,受到这么多游客的喜欢,为合肥发展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我们感到很骄傲,希望二月二大家带着家人朋友到包公故里文化园再来看洋蛇灯表演。”肥东洋蛇灯传承人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推动肥东洋蛇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肥东县积极探索“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在保留18年舞一次的传统上,推动肥东洋蛇灯进景区按需展演,开发洋蛇灯主题文创产品,实现洋蛇灯文化传承“活力”与旅游景点“火爆”双向奔赴。

“非遗中国年 蛇舞包公源”肥东洋蛇灯走安徽活动便是肥东洋蛇灯进景区活动的生动缩影。该活动启动于拥有安徽省规模最大的湖上喷泉的和睦湖畔,先后赴逍遥津公园、安徽第一侨乡六家畈展演,将于二月二龙抬头当天在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包公故里文化园演完后收灯回潜龙宫。

“目前,我们已开发出十余款洋蛇灯主题文创产品,未来还将继续开发洋蛇灯主题文创产品、研学课程,打造洋蛇灯沉浸式消费场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洋蛇灯魅力的同时,擦亮其品牌,唱好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戏,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肥东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彭红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