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 陈晨
正月十五,花好月圆。包汤圆、猜灯谜、投壶、做糖画……在这个承载着团圆和温情的传统节日,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团圆,传递节日温暖。
菜场里的“人间烟火团圆宴”
正月十五闹元宵,菜场里头春意闹!当青翠的菜筐挂上红灯笼,当吆喝声里飘出糯米香,位于虹口区提篮桥历史风貌街区的东安菜场,摇身一变成了暖“新”的“团圆剧场”,菜场商铺和老街坊们共煮一锅“人情味”,同绘一幅“幸福卷”。猜灯谜、投壶、做糖画、古法拓印……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外来务工者感受家的温暖。
办公桌支起小煮锅,现煮现尝的“柿柿如意”和“招财进宝”元宵,瞧着便让人垂涎欲滴,摊位前排起长队,热腾腾的元宵盛进碗里,参与的菜场商户们还自带了特色配料,共酿“街区团圆味”!“第一次在菜场里参加元宵活动,太开心了!”“汤圆甜,真甜!”现场充斥着大家此起彼伏的欢笑声。
社区里的“金婚夕阳红”
情人节前期恰逢元宵节,在浦东新区航头镇汇善嘉苑居民区里,一场专为社区金婚夫妻及高龄老人带来的“银发花灯会 金婚映元宵”主题活动正在举行。受邀前来的金婚夫妻及高龄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金婚夫妻们披上了洁白的头纱,手捧鲜花,依偎在一起。
"咔嚓!"随着摄影师的快门声响起,曹辰坎老人轻轻将头靠在老伴吴小毛肩头。这对婚龄50载的夫妇,在镜头前重现了当年未曾拥有的仪式感。
“正月十六就是我们结婚纪念日,当年结婚照片还是黑白的。”老人摩挲着刚打印出来的彩色相片,眼角的皱纹里盛满笑意,“没想到还能当回‘新娘子’”。
外籍友人: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航头镇金地艺华年社区的活动室里,处处是大红灯笼,还特别邀请了外籍居民一同包汤圆,欢庆元宵佳节。
捏皮、放馅、封口……身穿唐装的JEAN YVES虽然手法略显生疏,却包得不亦乐乎。JEAN YVES来自法国,这是他头一次参加社区闹元宵活动,心情格外激动,把8岁的儿子MICHEL也带来了,说要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次非常友好和温馨的体验,我和儿子一同受到了社区的热烈欢迎。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做小蛋糕(即包汤圆),这非常有趣,而且很棒。谢谢大家,蛇年快乐!”JEAN YVES在采访中兴奋说道。
新就业群体:此心安处即吾乡
元宵节前夕,位于黄浦区局门路699号的快递群体党群服务站内也是欢声笑语不断。五里桥街道总工会组织园区内的快递小哥们开展了元宵节活动,大家一起揉面团、包馅料、煮汤圆,制作元宵节的传统美食。
尽管身处异乡,服务站内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让“小哥”们感受到“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闵行区梅陇镇新时代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来自顺丰、闪送等新就业群体代表齐聚一堂,一起共话事、包汤圆,其乐融融庆佳节。
活动开始,到场的新就业群体代表与梅陇镇社会工作办、晶城街区党支部以及部分居民区书记等在“小哥议事会”上展开热烈交流。议事会结束,大家一起包汤圆、煮汤圆,现场氛围热烈,欢声笑语不断。品尝着现包现煮、热气腾腾的汤圆,小哥们感叹“这个元宵节特别暖心”。
在浦东新区张江镇环东中心村188党群服务点,来自陕西的外卖小哥小李也受邀来到这里一起欢度元宵节。“我来上海已经4年了,还是头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小李说:“活动现场很喜庆,可以吃汤圆、猜灯谜,让我想起了以前在陕西老家过节的氛围,这也让我们这些在外打拼的外卖小哥们感受到了来自社区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
除了外卖小哥,周边商铺店员、工地建设者、环东村的新老村民们,一起参与了猜灯谜、吃汤圆、画糖画、做灯笼等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吃着传统美食,畅谈着对今年的期待,欢欢喜喜闹元宵。
企业白领:如家一般,有了更深的归属感
包汤圆、玩桌游……元宵佳节到来之际,一场名为“团圆暖万家”主题活动在航头镇慧智有巢社区举行。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青年白领参与,通过传统民俗文化、游戏等节目欢聚一堂,共度佳节。
“面团需软硬得宜,包馅时手心轻柔地收拢……”社区烘焙社的社员正在示范讲解。大家不仅尝试了黑芝麻、花生等传统馅料,还大胆展现了创新精神,尝试了草莓酱、巧克力等“跨界”口味。
“社区的元宵活动让我有种回到家的感觉,大家可以一起包汤圆,挺温馨的。这也是一次新奇的体验,我挺喜欢的,也希望社区能多多办点这种活动。”引进人才、建筑设计师张宇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汤圆说道。
在张江镇另一场元宵节活动中,5岁小姑娘江万琦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参加了。小万琦的爸爸是张江引进的人才,在芯片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他们一家在现场亲手制作了蛇灯。
“前一天晚上很早就睡下了,一大早就起来穿好衣服喊我们起床,自己洗漱也很迅速,”小万琦的爸爸笑言:“宝贝很高兴,举着自己制作的蛇灯拍照,很开心!”
丁森是一名归国新侨,如今在嘉定区新成路街道从事城中村改造工作。
“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每逢春节、元宵节,我们都会自发购买春联、汤圆,贴在房门上,用家乡的传统方式庆祝属于我们的节日。如今能在上海过节,氛围完全不一样了,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社区里还举办吃元宵、猜灯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种浓厚的节日气氛,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的归属感和亲切感。每一次参与,都让我更加珍惜这份文化的传承。”
志愿者:让大家尽情享受元宵佳节
在上海市奉贤区,海湾旅游区寒托班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在寒托班志愿者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30余名学生正在学做传统汤圆。
揉面、裹馅、包制汤圆……志愿者老师们手把手地教学,孩子们逐渐从手忙脚乱到驾轻就熟,桌上摆满了各色各样的汤圆,还有充满创意的“金元宝”“柿柿如意”等造型。
“我是第一次做汤圆,里面包的是豆沙馅,我要分给我的好朋友一起吃。”四年级学生姚添冕开心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在徐汇区龙湖华泾天街,华泾镇先棉实践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诗词宣讲,为商场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通过诗词宣讲活动,华泾镇先棉实践队与市民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一同感受诗词的魅力,共度元宵佳节。
普陀区长征镇建德未来治理共同体联合泾阳路“花香满泾”社区共享花园共同策划了一场热闹非凡的元宵游园会。轻松愉快的互动游戏、美味特色的元宵美食、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不仅增进了居民们彼此间的了解,还提升了社区凝聚力,邻里关系更加紧密。
游园会现场,还有这样一群可爱的身影——社区志愿者。无论是前期筹备阶段,还是活动期间的现场引导、维持秩序,志愿者们始终用微笑和热情服务每位参与者。他们耐心解答疑问,照顾需要帮助的人,确保元宵游园会的顺利进行,让居民们能够尽情享受这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浦东新区北蔡镇御桥社区辖区30余名银发志愿者与街区商户单位代表欢聚一堂,共度佳节。大富贵面点师傅现场示范传统汤圆制作技法,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银发志愿者们揉面拌馅,白玉团裹着黑洋酥的香甜气息弥漫全场。
“年轻时就会自己在家包汤圆,今天可以和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姐妹们一起做,好像回到了过去。”72岁的李阿姨笑着将亲手制作的汤圆装入盒中,这些满载心意的节日美食,随后将由街区党支部送至商户手中,为坚守岗位的劳动者送上温暖的节日祝福。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