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美国,不管更换多少任政府,他们都从不放弃使用“台湾牌”对华施压,如今,特朗普刚上任,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展开行动。



1、美军挑衅当前,解放军箭满弦、弹满仓!

综合媒体报道,日前,美国海军“约翰逊”号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在其身后紧跟着的,是排水量4800吨的“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正无声无息地收割着海底的秘密。而此时,驾驶舱里的美军水兵或许没料到,东部战区雷达屏幕上早已锁定这抹钢铁暗影。

很快,东部战区出动了歼-10C与轰-6K组成的空天利刃。白天,银色战鹰撕裂云层;子夜,轰-6K的涡扇轰鸣震颤着台湾岛西北空域。更关键的细节藏在淮北舰的作战舱里:导弹发射架解除保险,火控雷达持续扫瞄,用舰长的话说,此刻的台海就像拉满的硬弓,而解放军的状态,早已准备好了对敌人随时开打。

不同于以往单一舰艇的挑衅,美军此番“驱逐舰+测量船”的黄金搭档暴露深层算计。当“约翰逊”号用76毫米舰炮对准海峡中线时,“鲍迪奇”号的声呐阵列正在扫描海底电缆走向。这让人想起《孙子兵法》中的“正合奇胜”——明面上是武力示威,暗地里却在绘制战场数字沙盘。



2、“海底印钞机”的致命诱惑

当“鲍迪奇”号在台海释放拖曳声呐时,它的真正武器不是鱼雷或导弹,而是每天能吐出3200万组数据的“情报印钞机”。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相当于每秒钟往美军数据库里砸进37组高精度海底参数。要知道,当年苏联K-129核潜艇沉没坐标,美国中情局可是花了2亿美元才从深海打捞商人手里买到模糊数据。

它在南海测绘的等深线,能让美军核潜艇贴着大陆架边缘伏击;它标注的海底断层,恰好是战略核潜艇最佳隐蔽区。2016年那场闹剧最能说明问题——当“鲍迪奇”号偷偷摸摸在黄岩岛放水下潜航器时,中国海军的打捞船早就支好了网兜。那些叫嚣着“展示力量”的美国政客恐怕忘了,自家潜航器的钛合金外壳上,至今还留着琼海渔民的钢钩刮痕。



更阴毒的是这些数据的时间价值。上世纪80年代,苏联太平洋舰队曾嘲笑美军反潜网存在12小时盲区,结果“鲍迪奇”前身船队耗时三年填补漏洞。如今在台海,它每更新一次海底声纹库,解放军潜艇的隐蔽窗口就缩短一分。这就是为什么东部战区宁可让歼-10C挂着实弹巡航,也要死盯这艘“人畜无害”的白色大船。

3、美国利用台海,开辟新对抗维度

美军测量船在台海的每一次声波扫描,都在给两岸局势安装双重引信。这边厢“鲍迪奇”号的声呐阵列正贪婪吮吸海底情报,那边厢台当局的政客们却在为138亿新台币的“潜艇自造”预算吵得面红耳赤。

戏剧性的是,当美国驱逐舰护航间谍船时,号称要“保卫海疆”的台军康定级护卫舰,此刻正因零件断供在左营港趴窝。



特朗普团队的算计堪称毒辣。他们清楚记得2018年对华关税战高潮时,美军“霍珀”号驱逐舰穿越台海曾让沪指单日暴跌5.2%。如今在新能源关税战吃瘪后,祭出“情报船+驱逐舰”组合拳,分明是要把台海变成金融战的延伸战场。

更绝的是,他们特意选在农历新年期间行动——既测试解放军节日战备反应,又给岛内“独派”送去“精神红包”。

但今时不同往日。当歼-10C飞行员俯瞰海峡中线时,他们雷达屏上除了美军舰船,还跳动着更危险的信号:台当局“外事部门”正用大陆渔船“越界”照片转移内部矛盾,“防务部门”则把解放军绕台架次做成“政绩海报”。这种政治行为艺术,反而暴露出台海博弈的本质——美国要的是混乱圈钱,台当局求的是戏台不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