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后,涉案小区里,电动车在充电桩旁有序充电。

“小区安装了电动车充电桩,充电方便且便宜安全,我再也不会拉‘飞线’来充电了。上次你们给我们讲过了‘飞线充电’的危险,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来讲过,确实很危险。”近日,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某小区居民对前来回访的观山湖区检察院检察官说。

该小区是观山湖区最大的安置小区。2024年2月,观山湖区检察院接到群众反映称,该小区“飞线充电”问题严重,无人管理。经初步核实,该小区此前更换了6家物业公司、此时正处于无物业公司管理状态,小区未设置充电桩,居民在楼外私拉电线为电动车充电问题突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检察官还了解到,2024年2月,在观山湖区两会上,有人大代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过建议。观山湖区检察院按照人大代表建议和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的要求,将该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线索,于2024年2月28日立案。

观山湖区检察院通过走访人大代表、现场调查、走访社区工作人员、询问小区居民等方式进一步查明:涉案小区为回迁安置小区,于2013年建成交付使用,常住居民2100余户。该小区未安装充电桩,不少高层住户私自牵拉电线为停放在楼梯口、消防通道等处的电动车露天充电,电源插线板长期悬挂于户外,十几米长的电线在墙面上交叉缠绕,或依附于窗口,或悬挂在树干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024年4月1日,观山湖区检察院向某街道办事处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对涉案小区“飞线充电”问题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收到检察建议后,某街道办事处对涉案小区电动车违规充电等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整治,排查出安全隐患问题200余处,整改180余处,并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发放消防知识宣传资料,对涉案小区增设微型消防站,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2024年6月1日,某街道办事处按期回复了检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观山湖区检察院多次前往该小区进行实地回访,发现该小区“飞线充电”的情形虽然有所减少,但并未全部消除,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街道办事处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充电桩的数量太少,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群众为了方便还是会‘飞线充电’。”检察官认为,必须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该街道办事处彻底解决问题。

2024年6月25日,观山湖区检察院向贵阳市白云区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请求判令某街道办事处依法全面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对某小区内“飞线充电”等消防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治理。

在诉讼过程中,某街道办事处联系了有资质安装充电桩的第三方公司,由社区负责提供场地、第三方公司负责出资修建电动车集中充电桩13处,一次性可以供180余台电动车充电,预计每天可充5轮,一天可供电动车充电约900台次,基本满足涉案小区电动车充电需求。同时,通过积极协调,某街道办事处引进贵州某物业公司进驻,改变了该小区无物业公司的状况。新物业公司进驻后,重点加强小区环境卫生、规范停车秩序等工作,常态化巡查电动车充电情况,对“飞线充电”行为进行劝解,尽最大可能纠正居民“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某街道办事处通过社区宣传栏、微信群、短视频平台、安全知识讲座等多渠道宣传“飞线充电”的危害性和安全充电的重要性,展示“飞线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案例,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

2024年11月15日,观山湖区检察院联合白云区法院到涉案小区实地查看整改情况,发现该小区充电桩正在正常工作,物业公司在有序开展消防安全等工作,没有发现“飞线充电”情形。因某街道办事处在观山湖区检察院提起诉讼后积极履职,违法状态已经消除,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维护,行政公益诉讼目的已经实现,2024年12月底,观山湖区检察院向白云区法院提出终结诉讼建议,法院作出终结案件裁定。

一辆辆电动车在充电桩旁有序充电,居民脸上充满了笑意……今年春节前夕,观山湖区检察官再次到该小区回访,确认“飞线充电”问题没有反弹。

【来源:检察日报·公益周刊 作者:丁艳红 赵玲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