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大授衔是我国军史上一次盛大的军事表彰仪式,那些开国将领们分别被授予了将帅军衔,闪耀的军功章后面,是他们曾冒着枪林弹雨打下的功勋,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一刻的辉煌。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次授衔评级时,主要负责人之一罗帅可费了不少的脑细胞,不但要看军功大小,还要评估将领们的资历,其中有一位将领就难倒了罗帅。
按照正常的军旅生涯发展前途来看,那些参加过革命战争的将领都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升军职,除了军功之外,以他们长期从事指挥战斗的经验来看,也是应该晋升他们的军衔,但有一位将领却是例外。1952年,中国解放军根据军事战略需求又增加了一个新兵种,那就是海军航空兵部,在西方国家早已经施行陆海空立体防御时,我军还是一片空白,海军航空兵部的建立对于我军是一个新的突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担任这个兵部的第一航空师师长应该是莫大的荣幸,可一位老战友却调侃道:“人家官越做越大,而你却越做越小”,这位被调侃的师长就是1931年入党的老红军曾克林。听到老战友的玩笑,曾克林只是笑着说能当师长已经很满足了,不熟悉他的人以为他在谦虚,殊不知在解放战争初期,他就已经是兵团司令,如今是师长,难怪战友会调侃他了。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然说整个抗战期间是国共合作,但在官宣方面仍然是以国民党出头,因此在抗战胜利后,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的是国民党,收缴日军留下的军事物资也是国民党。蒋介石的算盘打得很好,表面上举办了“重庆谈判”,但是暗地里却是蠢蠢欲动,我党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未雨绸缪率先一步进入了东北,这支队伍就是由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所带领。
当时苏军还在东北等国民党军队交接,曾克林颇有头脑,见硬抢不过就开始和苏军交涉,最后苏军睁一眼闭一眼,看着第十六军在东北战场上收缴战利品。当时还有很多残余的伪军,这些人马也都被曾克林扩充到了第十六军中,而且配备精良的武器,可以说在解放战争打响时,曾克林的部队在当时是人数最多、装备最好的部队,他是一个兵强马壮的兵团司令,其他兄弟只有眼馋的份。
只是曾克林被眼前过于美好的事物迷了眼,没有判断到后续事态会发生变化,就直接告诉中央,东北遍地是军事物资,再派部队过来捡武器就行。然而,当林帅带着部队过来时,并没有看到遍地是军事物资的场面,原来苏军根本不同意我军收缴武器,结果林帅的部队无枪可用,管曾克林借又不给,这下就得罪了林帅。
更差强人意的事,曾克林兵强马壮,派他去打杜聿明时却连吃败仗,这是明显的指挥不力,曾克林就这样由兵团司令降为了第三纵队司令。如果此时曾克林还有军功表现的话,至少能维持现状不变,但是在新开岭战役时,他的表现再次令人失望,明明可以取得胜利的战役,可曾克林偏偏要撤出战斗,后来在韩先楚的指挥下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当时军区负责人陈云与其他将领开始怀疑曾克林的指挥能力,不久就被降到了7纵副司令,也不知道是有心理压力,还是不堪重任,三年里曾克林在战场上毫无建树可言,最后被降为空军混成旅旅长,这在军队史上也算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了。
不过曾克林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在军队中也比较少见,那就是他因为频繁调动,成为唯一一位参加过海、陆、空三大军种的“全能将军”。1952年他被任命海军航空兵部师长,在1954年带领海军航空兵大放异彩,他们配合陆军作战,取得了海军航空兵首战胜利,浙东沿海的制空制海权,终于为他的后半生军旅生涯带来了亮点。
因此在1955年大授衔时,曾克林也位列其中,毕竟他的资历足够,只是战绩欠缺,罗帅为此犯了难,后来在军委等领导负责人的商议下,最后给曾克林评定为少将。这位老将军心胸宽阔,于2007年去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