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司法系统发起了猛烈攻击,公开宣称不让“政治化倾向严重”的法官阻挠自己的施政。这一言论不仅再次引发了对于特朗普言辞和行为的广泛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国内权力三分立的紧张局势。特朗普一方面自诩为“强人”,在政治上实施一系列强硬措施,另一方面又无视美国宪法赋予三权分立的原则,挑战司法独立,践踏法治精神。
特朗普的言论如一记重磅炸弹,打破了美国长久以来的权力平衡。他公开威胁称,自己“将揪出腐败”,并对司法系统提出尖锐批评,指责法院的裁决干扰了他的执政计划。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媒体表示,自己始终尊重法院裁决,但今后他将采取上诉行动,直言“不希望你这么做”的法官是“政治化倾向严重”的,甚至发出了“我们应该好好关注一下这些法官”的威胁。
特朗普的言辞暴露出其在国内政治斗争中的急功近利。在他看来,司法机构的独立性已经成了施政的“绊脚石”,而他所提倡的“强总统制”则不容许任何来自法官的阻力。然而,正如他的言辞所表露出来的,特朗普的这种态度并非仅仅局限于对个别法官的批评,而是一次公开的挑战司法独立和宪法权力平衡的行为。美国宪法明确规定,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这一制度设计正是防止权力过度集中于某一方,保护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
特朗普抨击的“政治化法官”是一个十分模糊且极具争议的标签。在特朗普眼中,任何不支持他政策的法官几乎都能被贴上“政治化”的标签,甚至把那些依据法律原则作出裁决的法官视为“敌人”。他与自己盟友的言辞同步,如马斯克和副总统万斯等人,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发声,声称美国民主正在被司法政变摧毁,认为法官没有权力限制政府的合法行动。
这种指责无视了美国司法独立的重要性。美国的法官无论是在地方法院还是最高法院,都应当独立于政治压力之外,根据法律、公正和事实作出裁决。法官的职责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对案件作出判断,而不是按照某些政治力量的意志行事。特朗普将这种责任混淆为“政治化”,只不过是为了为自己施政失败或遭遇法律阻力找借口,企图削弱司法的制衡作用,从而达到推动自己政策的目的。
美国的宪法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石,它明确规定了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者之间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在这个体系中,司法权不仅是对立法和行政权的制衡工具,也是捍卫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最后防线。特朗普的言论和行动显然是在挑战这一基本原则,他试图通过攻击司法机构来削弱制衡力量,以便推动其个人政治议程。
特朗普所言的“行政权不受限制”的观点,正是对宪法平衡体制的公然挑衅。任何总统的权力都不是无边无际的,必须受到法律和制度的制约。美国的司法系统并非仅仅是执行总统指令的工具,而是要对行政权进行必要的监督。特朗普的做法无异于企图打破这种制度安排,动摇了美国政府的合法性。
特朗普的这一行为并非孤立,而是反映了美国政治的极度分裂和权力滥用的趋势。近年来,美国政治环境的极化愈发严重,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加大,民主与共和党之间的对立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势下,特朗普并非孤单一人,许多极端势力和政治力量纷纷选择牺牲法律和制度基础,来追求短期的政治利益。
特朗普的言辞与行为,暴露出美国政界日益强化的“个人主义”和“权力至上”思维。他不再是单纯的总统,而是一个不断挑战制度、推动政治霸权的人物。他和他的支持者将民主制度的底线一再突破,令全世界对美国民主的未来感到忧虑。
特朗普的这一行为不仅限于美国,它反映了全球范围内民主的脆弱性。事实上,全球范围内,民主的倒退已成为一个严峻的趋势。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民主灯塔”,如果也沦陷于权力腐化与制度崩塌,世界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政治危机。特朗普这一行为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提醒我们在任何政治体系下,法律与宪法始终不能被随意践踏,否则就会丧失社会和民众的信任。
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可能认为,在短期内削弱司法独立有利于他们的政权巩固,但长期来看,这样的行为必将动摇社会制度的根基,进而让政治体系变得更加脆弱,最终导致更深的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
特朗普以总统之位挑战法治与宪法,这一行为的危害不仅限于他个人的政治利益,也对美国乃至全球的政治秩序构成威胁。一个制度缺乏制衡的国家,最终将成为专制的温床,社会的信任基础也会土崩瓦解。面对特朗普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反思美国的现状,更要警觉全球民主制度可能遭遇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