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词》是由李少红、曾念平执导,归亚蕾、陈红领衔主演的关于唐朝时期武则天与太平公主以及围绕在她们身边的人展开的一系列宫廷轶事。
剧中,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霸气与温柔并重。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或者大众认为的冷酷无情的女皇,更多了一丝身为女性、身为皇后、身为妻子、身为母亲、身为祖母的母性光辉。
而陈红饰演的太平公主,更多像是在有意或无意地追赶母亲来时的路。身为权力中心的女人,一生都陷在追逐权力、失去权力、追逐爱情、失去爱情的漩涡之中。
当然,看到标题的朋友就明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不是武则天,也不是太平公主,而是由胡静饰演她青年时期、贾妮饰演她成年时期的配角—韦后。
韦后自幼机灵聪颖,深得太平公主喜欢,武则天爱屋及乌,也给予了韦后进学堂,和太子、公主等人一起学习的殊荣。春心萌动的韦后虽然明白李显对她的心意,但比起只会弄香、毫无皇子风范的李显,她更喜欢正义凛然、永远怀抱崇高理想和为之奋斗的激情又同时具备儒雅随和气质,也是皇上李治嫡长子、最有可能被立为新一任太子的李弘。
在太平的撺掇下,韦后向李弘告白,然李弘因深爱自己的娈童合欢而拒绝了韦后的告白,并劝解韦后珍惜李显对她的感情,韦后也看出了李弘和合欢的关系,只好作罢。
面对只关心调香,其他一概不理的李显,韦后表现得若即若离,既没有直接拒绝他对自己的心意,也没有完全答应会和他交往,同时她又不断给李显灌输身为一个皇子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希望李显也能登上太子之位,并在将来顺利登基成为皇上。
在李弘死亡、李贤被废后,李显接替成为太子,韦后也正式和李显交往,并在太平的帮助下得到了武则天的许可,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李治驾崩后,韦后如愿以偿地盼来了李显登基,但没过多久就被荣升太后位的武则天废黜了帝位、联同韦后一起被贬去了房州。临行前,武则天钦赐酒水,李显担心是毒酒不敢饮用,韦后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先行喝下,使李显免担抗旨的罪名。
亲眼见证了身为皇后、身为太后的武则天运筹帷幄、追逐权力以至于逐渐掌控权力,韦后也蠢蠢欲动,不甘心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这样被埋没在荒无人烟的房州,所以她懂得审时度势、懂得隐忍蛰伏,更懂得李显会是她重新回到长安这个权力中心,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一切的唯一希望,也因此她依靠着自己坚韧的品格艰难地生下了安乐公主,又一次次地将意志消沉的李显从死亡的深渊中拉了回来。
李旦退位,武则天登基,众臣派遣使者,希望李显能火速回到长安夺回李唐江山,韦后知道武则天登基是大势所趋,所以即使自己多想回到长安,也不愿意孤身犯险,背负谋逆罪名,拒绝了使者的请求。
当使者再请求李显以兄长和李家的男性继承人的身份写下书信,劝解李旦不要退位,韦后也是不动声色地假装答应,但信的内容却是恭祝武则天登基,向她表达忠心。
当武则天身体日渐衰弱,决意重立李显为太子,在自己百年之后传位给李显时,武三思先一步派出杀手欲结果李显等人的性命。李显放弃抵抗认命之时,是韦后先一步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利用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化解了危机,找到了生机,帮助李显平安顺利地回到了长安,回到了太子的位置上。
在剧中,太平公主也认可韦后是另一位非比寻常的女性。然而,为何剧中韦后没有能成为第二个女皇武则天?综合来看有以下几点:
1、韦后和李显共同经历了无数的生死难关,更是拯救了他的生命数次,所以韦后对李显等同再造,虽然有爱,但恩义更重;而李治迎被迁入感业寺,原本应青灯古佛相伴一生的武则天入宫,对武则天等同再造,虽有恩义,但爱情更重。
这就造就了李显对韦后怎样报答都觉亏欠,韦后也同样这么认为,所以欲望会不断放大,总认为那是自己应得的,势必会遭到反噬,俗话说“上帝让你灭亡,必将让你疯狂”,就是这个道理;而武则天更多是想站在李治李治身边辅佐他、帮助他,即使后来武则天的权力被放大,但他们始终处于地位平等的状态。
2、武则天和李治二圣临朝时间长、根基深,且李治本人十分认可武则天的政治才能,后期已经到了没有武则天无法独自处理政务的地步,无意中助长了武则天政治势力的发展,朝中大臣也对武则天的治世十分认可,所以他们能反对和攻击的仅仅是武则天是一个女人的事实;而李显从登基到驾崩的时日尚短,无论是李显本人还是韦后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势力,根基不稳,朝中大臣自然无法臣服,也无法抗衡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代表的李家势力。
3、武则天虽然被后世指责为窃国,但是在剧中她头脑清醒、当机立断,很多做法都扛着大义和正统的大旗,让人明面上挑不出错来,且在她的治世下无论是内忧还是外患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各司其职、边疆不敢来犯,反对她的声音会随着她优秀的政绩越来越少;而韦后在前朝和安乐公主卖官鬻爵、排除异己,在后宫传闻和武三思私通,又和安乐公主豢养男宠,优秀的政绩太少,但是负面新闻一大堆,儒家文化下,这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会成为政敌攻击自己最有力的武器。
4、虽然武则天热爱权力,但是她和太平公主都深知没有了李治,她们的命运就会如浮萍一般,所以即使到了后期她启动了自己的权力战车,依然没有想过伤害李治,李治的存在和临终前的亲口传位,保证了权力的顺利过渡,避免了纷争动乱;而韦后没有约束安乐公主,导致其疯狂到亲手害死能保护她们的父亲李显,失去了保护伞,却还没顺利完成权力过渡,还包庇女儿,妄图瞒天过海,这就如同猎物一般,赤裸裸地展示在化身为猛兽的野心家们面前,其结果注定是万劫不复。
5、武则天升任为皇后后,身为庶长子且非自己亲生子的李忠自然失去了太子的资格,而弘、贤、显、旦四子无论谁成为太子,都是武则天的亲生子,即使矛盾重重,但血亲关系总是断不掉的,这也注定了无论权力如何更迭,都会在武则天自己人手中;再看韦后,亲生子被武则天处死,自己亲生的仅剩一个安乐公主。后宫所生的太子李重俊又处处和自己作对,还想杀自己,李显另一个儿子李重茂也不是自己亲生,自己和女儿除了李显无所依靠,很难保证被新帝善待。
6、武则天虽然政绩优秀,但在儒学治国的时代,女人做皇帝无论多优秀都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况且武则天也是人,是个人都会犯错,然又因为她以女性之身登上皇帝宝座,所以她犯的政治错误或者私生活的瑕疵就会被无限放大。
神龙政变后,李唐皇朝复辟,亲李大臣势力日益壮大。而李显死后,韦后所做的散播桑条韦歌谣影射韦氏将成为新的女皇、秘不发丧、软禁太平公主、立儿皇帝李崇茂,自己垂帘听政、排除异己等行为,无不在复刻武则天当年称帝前的历程。这让亲李大臣们对李唐皇朝又将易主、自己又将被政敌排挤构陷感到十分恐惧,所以干脆群起而攻,趁韦后还不足以一手遮天之时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
综上,韦后不具备成为武则天登基之时所具备的条件和时机,自然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女皇武则天。但是,韦后这个角色也十分有魅力,特别是她的几段台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这个评价几乎为负面的历史人物的影视剧形象更加立体。
剧中韦后的几段台词:
1、人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爱谁、恨谁、嫁谁、娶谁,这其实跟脾气秉性没什么关系。
2、敏感?我无法不敏感,你包括你哥哥,你们是皇子,追逐权力永远是正当的。而我呢?不过是被你母亲被你捡来陪读的宫外孩子,我连坐在这里的资格都源于你们的仁慈。敏感?是的,我已经敏感了整整一生。我从小就要学会说什么,不说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我甚至申请靠窗坐都冒着被当作野心家的危险。
3、你已经习惯了以劝阻的方式来发号施令,这就是你们皇子特有的谈话策略。
4、你说反了,人的脾气和秉性决定着他的爱好。你是显,就必然选择育香,选择站在原地粉饰太平。
5、我憎恨你们的家庭,它让人为权力而疯狂。
6、我从来不想当武则天,我只想获得和我能力相匹配的一个皇后应该有的荣华富贵,我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地位,我为此付出了太多。但是权力不允许我这样,它在慢慢地吞噬着我,多少年来噩梦一直在纠缠我的每一个夜晚。我告诉你,如果有来世的话,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农妇,跟你的哥哥一起享受生活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