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记者从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项目提升年”工作落实会议上获悉,2024年,济南“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加速成型。

高铁通车里程446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济滨高铁加快建设,济枣高铁先行用地全部交付,正式用地组卷率先获自然资源部批复。莱芜至临沂、德州至商河、滨州至淄博至莱芜3个项目拟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聊城至泰安至莱芜至京沪高铁二通道项目拟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加快构建。规划的济南市高速公路网共有25条,总里程1166公里,已改扩建19条、890公里。扎实推进京台高速改扩建、高青至商河、济南至微山等12个高速项目建设。济南绕城高速东线小许家枢纽至遥墙机场段、济菏高速济南段、绕城高速大北环、高青至商河高速公路东段建成通车。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84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90公里,密度8.69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居全省首位,双向六车道及以上占比提升至81.7%,是全省平均值2倍以上,六车道以上里程位居全省第一。S103济枣线市中红符路口南至济南泰安界段旅游公路、G309青兰线章丘淄博界至章丘胡山大街段提升改造工程建成通车。

全力推进机场二期改扩建和机场集疏运体系建设。机场二期改扩建进入快速施工阶段,T2航站楼主楼工程桩基施工基本完成,东飞行区已全部完工并顺利完成竣工验收,信息楼、空管业务楼等项目顺利完成并正式启用。2026年底建成后,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飞行等级将升至4F最高等级,将引入济滨高铁和3条轨道线路,实现“空铁轨路”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着力构建河海联运的港口水运航道。小清河复航工程于2024年2月正式通过交工验收,正式通航运营。济南港两港区全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达31万吨、集装箱1670标箱。制定济南市关于支持小清河航运发展的奖补政策,加快培育小清河水运市场。


有序推进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扎实推进二环南快速路龙鼎立交匝道等123个城市道路项目建设,奥体西路、开源路、腊山河西路等瓶颈路建设推进顺利,春暄路(隧道)、宏宇路、轻风路、齐鲁大道建成通车。全力推进工业南路综合改造,建设“三网融合”综合整治示范路,高标准完成石房峪山、老虎洞山隧道改造,持续打造“泉城蓝”“星空顶”最美隧道群。累计完成车行道整治94.83万平方米、人行道花砖整治17.86万平方米、盲道维修5.68万米,预防性养护高架桥路面28万平方米,修复涂装高架防撞墙9万平方米,城市道路运行品质不断提升。

跨黄通道方面,聊泰黄河公铁大桥、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黄河特大桥、济南黄河大桥(新桥)、济南黄河齐鲁大桥等4条跨黄通道相继建成通车,多项新技术、新工艺落地实施。规划建设跨黄通道共34处,已建成21处。其中,起步区42公里范围规划跨黄通道共19处,已建成11处,在建3处,平均2.2公里1处,达到南京、武汉、杭州等沿江城市水平。

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二期6条线路。全面推进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通车运营,市民可乘坐地铁到机场,实现空轨换乘。推动高新东区云巴和济南轨道交通济阳线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持续推动公共交通健康发展。全面推进亚行贷款泉城绿色现代无轨电车公交示范项目、公交场站建设、出租车驿站以及港兴路公交智慧停车场等项目建设。新建6个公交场站,改造提升10个公交场站,孙村公交综合维修基地项目,350辆双源无轨电车投入运行。持续深化公交都市建设,济南公交首条“街区约巴”正式开通运行,为市民乘客提供响应式出行服务。

全面推进“交通+”融合发展。以“交通+产业、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模式为重点,加快数字交通建设,启动建设济南交通产业园一期工程、南美旅游公路等项目。

加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济南建设。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工作要求,制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济南行动方案》,围绕“16项推进行动”,梳理形成年度重点工作清单,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目标。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建立经济指标网格化调度机制,围绕11个行业指标336家规上企业,建立行业主管部门、区县交通部门、区县经济网格联系调度机制。加强规上服务业企业监测分析,55家交通规上企业完成营收1316.8亿元,同比增长4.3%。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今日信息小程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